现状分析
“援藏支教与卓越幼儿园教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既基于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更基于甘南藏区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呼唤。主要体现在:
(1)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中实践训练与发展的不足。新时期,西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推进甘肃学前教育发展的现代化进程,构建了以卓越幼儿园教师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囿于传统师范院校的局限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为时间、经济、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始终难见真效。这就需要在学生实践教学模式上有所革新和改变。这才有了“援藏支教与卓越幼儿园教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以一个学期为限,由甘肃省教育厅和当地政府支持,惠及多边,效力综合的尝试与探索。
(2)甘南藏区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自《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甘南藏区学前教育事业整体明显改观,体现在园所增加、入园率提高。但是师资严重短缺,空巢幼儿园凸显。由于缺乏专业的引导和规范,大批新建幼儿园没有办园规范、没有课程计划、没有生活制度,无游戏、无活动、无环境。基于这样的办园环境,基本的办园质量也不能保证。国际经验表明,低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无益于儿童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如此“低质量”的学前教育必然需要外在专业力量和介入和支持。这里,核心因素就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人才培养周期长,效果慢,与藏区学前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完全不能匹配。这些现实需求在客观上为“援藏支教与卓越幼儿园教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要求。
(3)支教实习过程中支教与指导的现实困境。事实上,“援藏支教与卓越幼儿园教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以改革来促动实践教学的动力,更直接地与支教过程中支教与指导的现实困境有关。甘南藏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幼儿园与幼儿园之间距离较远,这为支教和指导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支教学生之间难以交流沟通,指导教师难以亲临现场,交通不便,网络不佳等,严重影响了支教实习的实际效果和价值。因此,亟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通过模式与机制的尝试,探索发现更切合支教实际,既提升支教实习质量,又完善支教实习管理的新模式。这才促动了“援藏支教与卓越幼儿园教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的具体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