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建设规划
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商学院本科教学本着“稳定规模、内涵发展、优化结构、突出特色”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团队水平的中心任务,以建立“精于理论教育,强于实践应用”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导向,切实提高团队成员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提高团队整体教学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首先,高度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团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全面综合平衡关注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技能,即培养具备“一观、二商、三能、四会”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的综合性商科应用人才。一观,即一种积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二商,即具备较高的情商和良好的逆商;三能,即批判性创新思维能力、自主性学习能力、实践性权变能力;四会,即会专业技能、会商业策划、会协调沟通、会操作执行。总之,团队将以职业观培育为前提,以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情商与逆商塑造为支撑,以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有效提升本科人才的全面综合素质。
其次,积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院对本科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团队修订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与适用性。一是规范优化课程目标与体系,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突出专业特色和应用性;二是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三是激励每位教师把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引领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方式和专业实践能力;四是以专业核心课为重点,开展精品课程、双语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取得显著成效;五是按照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加大实训实验类课程,提高实验室设施的利用效率,强化学生课前的问题思考和课后综合练习的比重;六是启动专业课程地图研制试点工作,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按照课程性质、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等要素构建课程地图。
其三,着力提高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的质量。在低年级专业技能训练活动的基础上,高年级开展跨专业综合性特色项目训练。通过综合性跨专业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将零散知识转变为系统知识,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素质和习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有序化、系统化,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之成长为符合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其四,不断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指导。一方面,鼓励教师用创新的思维与模式教育学生,并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思想与方法学习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十三五”期间,团队每学期将筹划实施1-2次创新创业主题活动,加强教师对创新创业的深度理解和指导能力,用教师的创新思想助推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方法、专业素养、实战技能的培养以及成功创新创业经验的传授与交流。另一方面,为本科生提供职业规划和求职就业咨询指导。团队将整合学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加强对本科生职业规划和求职就业选择的咨询与指导,以周末沙龙、师生座谈、就业咨询、主题报告及移动互联网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活动。
总之,在团队建设方面,一是将继续加大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二是积极争取政策,加大人力引进的力度,力争再引进一批科研水平高、学术能力优、职业素养佳的高层次人才;三是通过外聘、双聘等多种形式,充实教学科研力量,提高团队师资水平;四是进一步挖掘团队内部成员的潜力,加强教学科研骨干人才培养,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与学校其他相关学科专家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团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