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案例4 案例5 案例6 案例7 案例8 案例9 案例10
案例分析10:网络爱情

   长沙某大学一位35岁已婚妇女在网上把自己打扮成纯情玉女,先后与一名英国青年和一名德国青年发生三角网恋,并频频与之约会而最终导致该女士家庭破裂。现实的冷酷并没有诋毁网络的浪漫造成的惨重后果,该女士应该被斥为咎由自取吧。

信息时代的网络爱情传说现在已如洪水猛兽一般席卷了网络一族的男男女女,时下似乎没有比网恋再“酷”、再浪漫的恋爱方式了。网线开始取代月老手中的红线,许多未曾谋面、甚至远隔重洋的男女通过网络相识相知,结果导致相互的爱恋,也有少数终成眷属。不管是虚幻还是真实,是时尚还是游戏,是玫瑰还是陷阱,这种网络时代的恋情,不可否认地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给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那么,究竟何谓网络爱情呢?一般说来,所谓网络爱情是指网民以国际互联网为主要沟通工具,充分利用网络通信的各种方法,如E-mail(电子邮件)、ICQ(网络寻呼)、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网络虚拟社区等来表达感情的一种恋爱方式。网络爱情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网上认识,在网上恋爱,甚至在网上结婚组成网上家庭,但在现实生活中双方完全不接触,这更多的像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二是在网上认识,双方都产生了进一步交流了解的愿望,这种交流了解慢慢地发展为恋情,在某一天他们终于见面了,从网上走下来开始了传统意义上的恋爱过程。

网络爱情从诞生之际就引发了沸沸扬扬的社会争论。争论的一方认为,互联网搭起了人间鹊桥。与现代化的网络联在一起的爱情,在其美丽的意境里更多了些神秘的色彩。网络爱情的美丽之处便在于它的神秘性、虚拟性,正是这种虚拟性使网恋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和吸引力。因为,网络的这种虚拟性,过滤了金钱、容貌、身份、家世等外在条件,网恋没有国界、地域的限制,给情感想像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凭借网络,我们可以追寻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真情与爱意。

而另一方则坚持认为,网络爱情只不过是一种浪漫的感觉、一团玫瑰色的迷雾罢了。且不说这网络上多少白眼色狼和千年女妖,会引发多少法律与伦理问题,就单是电脑屏幕这张厚重的面纱,您的火眼金睛就真能透过它看到对方的真身么?即使看清了这是个“真心巧克力”,可爱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怎可能简单到用键盘敲几个I LOVE YOU就可以呢?人心的变幻莫测,即便是相处多年往往也很难看得清清楚楚,何况还隔着一张如此厚重的面纱呢?因此,我们必须挥挥手与网络爱情作别。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网络爱情的是是非非呢?我们以为,人类情感的实质内容是不会也不应发生变化的,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却是会发生变化的。从古代的鸿雁传书到今日的电波传情、网络表意,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但网络爱情也存在致命的缺陷,日益强大的网络功能虽然能够巧妙地运用字符、语言为网恋者们提供支持,但虚拟爱情的泡泡一旦遇到现实问题,终究会有破裂之日。此外,网络的虚拟性还为感情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在网络上,谎言、恶作剧等不道德行为都能找到滋生的温床。因是之故,由网恋引发的骗色、骗财案屡见不鲜。

总而言之,网络爱情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不论其结果是令人欢喜还是令人担忧,也不论在伦理道德上存在着多少隐忧,它毕竟为我们开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恋爱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