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伦理学》课程负责人情况简介

  李育红(1956—),女,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教授,伦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伦理学、社会哲学、女性学。在高校执教已30余年,先后主讲政法学院2+2模式通识类基础课《伦理学》、《西方伦理思想史》,思政专业基础课《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学位课《应用伦理学概论》、《西方伦理学原著选读》、《现代西方伦理思想史》、《中西方伦理思想史》等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包括函授生论文)50余篇。
    在教学研究方面,负责主持《伦理学》重点课程改革与建设。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主要有:
  1、网络伦理的层次性、根源与对策,《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1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5年第6期全文复印。
  2、网络伦理与现实伦理异同辨,《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3、伊斯兰教生态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第5期。
  4、西北地区乡村经济伦理中的基本道德规范,《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1期。
  5、西北地区乡村经济伦理的变迁,《兰州学刊》2012年第3期。
    获得教学表彰奖励主要有
  1、《伦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2004年12月获西北师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5月,获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参加者3人,本人为第一获奖人。
  2、《伦理学》教学课件,2004年11月获西北师大首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参加者3人,本人为第二获奖人。
  3、《伦理学》课程,于2005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参加者4人,本人为第一获奖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持并参与的科研课题主要有:
  1、《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2001-2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本人为主持人。
  2、《西北少数民族妇女观念结构与价值取向研究》(2002-2004),甘肃省社科基金委员会课题,本人为主持人。
  3、《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生存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2004-2007),福特基金北京办事处项目,本人为主持人之一。
  4、《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形态跨越实践》(1997-199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人为第二完成人。
  5、《西北农村地区道德生态的变迁与现状解析》(2009-20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本人为第二完成人。
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
  1、《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形态跨越途径新解》,《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2、《藏族妇女观念结构和行为方式的社会性别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3、《高校知识女性社会性别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女性/性别研究与少数民族妇女发展,《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第6期。
  5、东乡族、保安族女性与民族发展,《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2期。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8年第7期全文复印。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主要有

  1、《不同性别观对女性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论文,获甘肃省妇女问题研究会2004年科研论文一等奖,本人独立完成。
  2、《东乡族保安族女性/性别研究》专著,获2008年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参加者7人,本人为第一获奖人。
  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转型研究》专著,获2010年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参加者3人,本人为第一获奖人。
  4、《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社会形态跨越实践》专著,获200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二等奖,本人为第二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