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写作方法 习作示例
训练习题 考题汇总
教研论文 专题讲座
   传授写作知识 提高写作能力 培养写作素质 学会写作教学
 
 
自我评价:

    书面表达能力是师范院校文科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长期的写作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教研组所承担的写作课,形成了下面三点特色:
    一是采取“阶梯型”的训练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该课程的实践操作性特色,并对这种实践性训练作全程化指导,学生写作训练连续而不中断,有利于提高实际的写作能力。“基础型写作”阶段、“采集型写作”阶段和“研讨型写作”阶段的接续,形成逻辑序列,适应能力递升。
    二是编出针对不教育对象的教材。
    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师范特色。如《写作训练教程》、《文例导读与写作训练》、《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精要》等,都有针对性和自己的特色。
    三是指导学生创作取得成效。
    写作老师先后参加过指导学生刊物《半亩方塘》、《先锋》等,并为内、外刊物推荐稿件,使学生发表了500多篇内刊文章和300多篇外刊文章。写作老师参与指导的“当代学院派诗歌研究”项目完成后,出版了诗歌集《旅途》一书。另外,中文专业的函授生也在写作课影响下,写出了大量文学作品及相关文章。
    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法,即“理论讲授——范文赏析——习作训练——讲评修改”的模式,形成了以理论为指导,以例文为借鉴,以训练为途径,以提高写作能力为总体目标的设计。
    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注意采用现代化技术教学手段。
    ⒊积极拓展教学领域和训练空间。为此,我们十分注重学生课外实际应用训练。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或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内各部门见习;利用寒暑假,深入到各种社会实践之中,通过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写作,增强实际写作经验,由抽象到具体全面掌握写作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写作技能,以达到写作的教学目的。
    ⒋为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向,在教学中力求兼顾基础性和专业性,文学性和实用性,常识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性与现代性,共向性与个体性。
    ⒌重视推荐、布置课后参考书和阅读有关论著和作品,并及时给予指导。
    ⒍考试方法更符合写作课个性。实行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考试原则。一是在规定的闭卷考试形式中,有意识减少“知识题”,而增加“能力题”类型,如各种单项的和整篇的写作考核。二是积极推行激励机制。给发表文章的学生加分,从正面鼓励学生写作。
    目前本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课时有限,课内训练不够丰富;师资力量也有限。
    由于本课为基础课程,没有经费,科研成果问世受到限制。
    老师讲课的语音不够标准,有待改进。

版权所有: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联系方式:lmd33@163.com

技术支持:链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