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写作方法 习作示例
训练习题 考题汇总
教研论文 专题讲座
   课程实施情况总结报告
 

    写作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改革中,写作课被确定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这门课程也是历史、新闻、文秘等专业的基础必修课。
    基础性、实践性、技能性是本课的主要特点。由于本课的实践性强,涉及面宽,综合度大,教学需要把知识传授和实际操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师基础写作课教学目的有四条:一是传授写作知识,二是提高写作能力,三是培养写作素质,四是学会写作教学。为此,需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写作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社会常用

    文体的知识;提高学生书面文字表达能力及相应的写作文化素质;在“学会写”的同时,“学会教写”,即掌握中学作文教学、作文指导和作文批改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方法。
     高师写作课程内容包括“写作原理论”、“写作文体论”和“写作教学论”三个部分。原理论讲授写作的“四体”(主体、客体、载体、受体),“四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三环节”(采集、运思、表达),旨在让学生从整体了解写作的本质和特征;文体论讲授最常用的文章体式,包括新闻文体,理论文体,文学文体,应用文体四大类;教学论根据师范院校的专业对象,设置有关用于中学作文教学的内容,如简单的文体分类,基本的文面常识等等。
     写作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阶段开设。经调整后的写作课为120课时,第一学期60课时,第二学期60课时。第一学期讲授教材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二学期讲授文体常识部分。写作教学论,由学生自己阅读,并结合教学实习加深理解。
     写作课的考查指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常识指标,即基本的知识体系。这一项目通过书面考试得到检测。主要内容是写作原理与文体常识;二是规范指标,即文字书写、文面布局、行款格式的标准化程度;三是速度指标,即书写的速度,根据信息社会的需要,推广“快速写作法”;四是质量指标,即内容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它通过综合衡度得到相应的比值,反映到作文上,就是写出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畅的文章。

   
 
版权所有: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联系方式:lmd33@163.com

技术支持:链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