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建构

日期:2015-04-12  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精品课程 阅读:17
    导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要素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相关概念

    一、方法和方法论

方法的含义: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方法”一词来源于希腊文的“方向”或“道路”,从词义上看,就是沿着某一方向或道路行进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方法也叫方术、方略或方法。用现代语言讲,方法就人的活动的步骤、程序、格式。

方法论:方法论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方法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和功能以及各种方法的联系等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简言之,方法论就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受教育者采用的手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是随意制定的,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它必须与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客体和教育环境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形式上看是主观的,因为它是教育主体为了实现自己的主观目的而制定或采取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内容上看又是客观的。因为教育主体的主观目的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教育主体所处的客观条件和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决定的,因而教育方法要受教育主体所处客观因素的制约。同时,教育方法一定要与认识和改造的教育客体相适应,与一定的教育内容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依据唯物辩证法,一定教育内容、教育客体、教育环境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该相互联系,而不应该相互割裂。割裂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间的联系,同不按照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客体、教育环境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方法一样,都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既包括认识环节,也包括工作环节,还包括反馈、评估环节,这些环节前后相联,紧密相扣,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完整过程。不同环节不同的特殊矛盾,要求运用不同的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又相互联系。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理论内容、时代内容、环境内容的变化发展而发展变化。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在横向上表现为联系性,而且在纵向上也具有联系性、鏖战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辨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它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人们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争取最佳教育效果的规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程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变化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依据、功能和特点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问题。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一、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形成变化发展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任何一个教育方法的产生、发展,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总是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不和服社会发展客观需要,不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也就是说不符合和不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方法是不可能产生和发展的。通话四,一定的教育方法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思想观念形成和发展来实现的。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教育方法只有符合和反映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才能在实际需要和实际运用中形成和发展。

二、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

各种思想政治骄傲与的方法,不是杂乱无章,毫无联系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横向和纵向内在联系的体系。思想政治家哦啊于方法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发现和运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自觉掌握和运用各种方法的内在联系,才能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才能开展综合教育,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才能有效理顺各种教育方法的关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

三、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运用的规律

每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产生、发展和运用,都是有具体条件的,离开一定的具体条件来谈方法的产生、发展和运用,就会违背方法的具体规律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失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首先要研究教育方法产生和运用的基础,即一是要研究教育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认识教育方法运用规律的角度和程度;二是要研究教育方法运用的现实基础,认识教育方法与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的方式和程度。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还要研究方法使用的范围和条件,因为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超出了适用范围,不具备应用条件,方法就会表现出局限性而不起作用。

四、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社会发展变化越快,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发展变化越快。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推进方法的发展和创新。发展变化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人们的生活内容不断丰富多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愈趋多样化;二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向纵深领域的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更专一化,特色化;三是随着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因素的空前增多,认识和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方法会更加综合化;四是随着其它学科的迅速发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不断涌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更加现代化。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哲学理论基础、学科理论基础,及其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借鉴。

一、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优势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又影响世界观,并要能上升到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作为具体学科的方法论,既要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指导,又要把方法问题上升到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高度,坚持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解释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且世界了思维领域发展变化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所提供的理论指导是全面的、系统的。因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理论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二、学科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两大理论支柱,二者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又是原理的具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理论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这些基本理论,解释了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人的成长发展的规律和人的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主观认识的产物,这些原则规定了教育运行的途径与方式,是教育取得成效所必须遵循的准则;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手段,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就要有相应的教育方法为之服务。同时,教育内容决定教育方法,教育方法要为教育内容服务,要根据教育内容的性质和要求来选择教育方法。

三、知识借鉴

伦理学是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仅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研究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如都要研究集体主义教育和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驾驭,研究勤劳简朴、艰苦奋斗等道德品质教育等。伦理学总结的我国古代道德修养的方法,包括立志、克己内省、见贤思齐、慎独等,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借鉴与现代道德修养内容相结合,同样会有好的效果。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必须借鉴和吸取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如注重认知、情感、行为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心理保健方法等,这对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一门科学。社会学所研究的人的社会化问题,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社会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所涉及的问题和所研究的内容有交叉之处和相同点,所以社会学的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法、社会观察法、社会实验法等,是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运用的重要方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科学,教学的某些原则,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等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作为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进行借鉴,经过一定的加工改造,才能运用。对于教育学的德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可以吸取德育方法来丰富方法论体系。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和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问,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现了思想发展和思想教育的规律,能正确地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研究中的新现象,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研究向前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工具。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质上是运用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思想教育的规律来研究和解决人们现实的思想问题,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联系方式,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提供工具。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建立起来,是以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为标志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具有一般方法的特点,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主要在于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人们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的,是为完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方法,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同其它一切哲学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它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它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提供观察和处理一切问题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体系。

②实用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实用性和规范性是一般方法的共同特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突出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实践基础的,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一系列方法,不是来自于纯粹的逻辑构思和理论指导,而是来自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是精干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因而具有实用性和规范性。它要求在学中用,用中学,不能光学不用。只有实际运用了,才能全面掌握方法的使用条件和运用技巧,才能准确认识方法的规范性要求。

③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特点,是与人们思想、观念、意识的特点紧密相联的。主观的思想要通过客观的形式来表现,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交错在一起的,思想具有渗透性。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三方面特点的内在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

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范畴结构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按照方法适用的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方法,它规定其他方法运用的方向、准则和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中起着导向、规范作用,包括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等。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是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各主要环节的方法,它受原则方法的指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上起主干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中具有主导地位,包括思想信息收集的方法、思想分析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一般方法和综合方法等。

其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这一层次的方法是具体方法的实际运用,是具体方法在不同范围、不同条件下的特殊方式,它使具体方法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更具有应用性,如思想分析方法中的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具体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除了有一般、特殊和个别的层次结构之外,该有各种方法之间的、纵向的、和横向内在联系问题,即方法论的体系结构问题。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纵向发展结构。通过解释不同社会、不同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发展动因及其发展趋势,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纵向发展结构。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横向体系结构。本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结构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过程来建构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建构为相互联系的三大部分方法,即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调节评估方法。三大部分首尾相接,内在联系,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