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精品课程 > 课程发展

课程发展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中国通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极为重视,多次号召全党都要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百年史。作为师范院校历史专业而言,我国长期对《中国近代史》教学和研究都是很重视的。原我校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开设的课时为120个学时(周6,一学期),从中也可窥见其重要性。 《中国近代史》这门课程历史也较久远,在民国时期,中国开始实行近代教育体制时,在一些师范类、综合类高校中就有开设(当时称为当代史、或作为国史的一部分)。真正用马列主义史学观研究这段历史,并给予科学解释的是在延安时代,毛泽东同志明确要求:“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状态。”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像范文澜主持的《中国通史·近代卷》这样的马列主义史学家论著,作为当时干部教育、师范教育的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院校的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历史系被普遍设置,中学也普遍开设了《历史》课程。随着历史教育的普及,高校《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编写教学大纲,组组织人力编写教材,逐步完善《中国近代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大体完成,我校历史系也依据师范专业历史教育的基本特点,参照兄弟院校的做法(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编写出了自己的教学大纲,制定了相关的教学计划。后“文革”中,整个高校系统遭到冲击,我校历史系也被合并到政教专业,《中国近代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就基本停止了下来。 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得到了恢复,我校历史系也恢复了原建制。《中国近代史》这门课程,作为本科历史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又被重视,许多被歪曲的东西恢复了历史的原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自由,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审视,克服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对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过分强调政治斗争,而忽略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研究的倾向。随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中国近代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无论从质的方面、还是从量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一批很有分量的新教材相继出版,如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三院校编《中国近代史》(现该教材署名 为李侃主编 :以出到第四版,该书曾获第三届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我校刘熊祥先生编著的近60万字的《中国近代史》教材也铅印,在校内使用(1992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对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江泽民同志曾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大事来做。最近,国家正式决定在高等院校的所有学科,都要开设《中国近现代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对我们师范类的历史专业的《中国近代史》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怎样能使我们的《中国近代史》教学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好务,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故而,进一步完善我校《中国近代史》的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欢迎访问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精品课程!

Copyright © 2014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远山漠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