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第一章 原始社会
(共10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我国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摇篮之一,介绍重要的考古发现。
二、了解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概况。
三、了解传说中的英雄及其事迹。
第一节 从原始群到氏族制的出现
一、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
二、猿人阶段-北京人
重点介绍北京人的考古遗存及社会形态。
三、古人阶段
大荔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许家窑人等。
四、新人阶段-山顶洞人
河套人、都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山顶洞人等,重点介绍山顶洞人。
第二节 氏族公社
一、母系氏族-仰韶文化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遗址。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重点介绍仰韶文化。
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社会组织。
二、父系氏族-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等。重点介绍龙山文化。
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和社会组织,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与阶级的出现。
第三节 有关原始社会的传说与遗制
英雄时代,三皇五帝;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
参考书目: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尹达:《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55年版。
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
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考古资料反映的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制度》,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