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 课程申报表  
     
◆ 课程教案  
     
◆ 课程大纲  
     
◆ 课程习题  
     
◆ 参考书目  
     
  ◆ 教学录像  
     
  ◆ 教学实践  
     
  ◆ 教学课件  
     
  ◆ 拓展资源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第六章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发展

教学目的:

一、了解西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过程,尤其是要分析汉武帝时期的措施和特点。

二、了解西汉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代田法、区田法等在历史上的地位。

三、了解西汉与周边各族的关系,要注意汉匈战争、张骞通西域等内容的传授。

四、了解西汉时期的中外关系,讲好丝绸之路等内容。

五、了解王莽改制的内容,并全面评价其措施的得失。

六、了解绿林、赤眉起义的过程和特点。

七、了解西汉的文化成就,讲清黄老思想、经今古文之争等问题。

八、西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发展

第一节 汉初休养生息与巩固统一

楚汉战争和西汉的建立。刘邦的约法三章。

一、休养生息政策

轻徭薄赋。约法省禁。文景之治。

二、巩固统一措施

汉初巩固统治的措施

稳定社会秩序。

削藩与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第二节 西汉中期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一、从无为到有为

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完善与加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推恩令与左官律。

打击不法地方豪强。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

第三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西汉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一、反击匈奴的巨大成功

匈奴的兴起。汉与匈奴的关系。汉匈和亲。昭君和亲。汉匈战争。汉匈经济文化交流。

二、汉对西域的经营

西域诸国。汉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张骞通西域。李广利西征大宛。西域都护的设立。

三、汉与西南和东南联系的增强

汉与西南、东南各族的关系。西南各族。司马相如出使西南。

南越国。汉平南越。

东北各族。汉与东北各族的关系。汉与东北各族的文化经济交流。

西汉时期的中外关系。丝绸之路。汉与中亚各国的关系。汉与中亚各国的交往。

汉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关系。汉与朝鲜的关系。汉与越南的关系。汉与印度的关系。汉与东南亚的关系。

汉对外的水路交通。海上丝路的开通。

第四节 西汉的中兴与衰亡

一、武帝末年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与昭宣中兴

轮台诏书。休养生息的再度提倡。

昭宣中兴。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重视并整顿吏治。平理刑狱。

二、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统治阶级的腐朽。民七亡七死而无一生。

三、王莽改制

王莽夺权的过程。王莽改制。

王莽对周边的战争。

社会矛盾的激化。

四、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赤眉军的兴起。

昆阳之战。

绿林攻入长安。

绿林、赤眉军的失败。

第五节 西汉时期的文化

哲学:汉初黄老思想。董仲舒思想。经今古文之争。

史学:《史记》、《七略》。

文学:汉赋、乐府、散文。

艺术:壁画、帛画和雕刻艺术。

科学新技术。天文历法。九章算术。

医学:《五十二病方》等。

地理学:地图。

造纸术。

参考书目:

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本。

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校点本。

③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④安作璋等:《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版

⑤熊铁基:《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⑥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⑦漆侠:《秦汉农民战争史》,三联书店1979年版。

⑧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⑨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⑩顾颉刚:《秦汉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