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两宋辽夏金民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重心南移(961-1234)
教学要点:
北宋的局部统一;北宋前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王安石变法;北宋时期的社会经济;金的兴起与北宋的灭亡;南宋的建立与岳飞抗金;宋辽夏金时期的经济和文化。
教学时数:
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
陈桥兵变;北宋的“统一”;北宋前期的集权措施;宋辽、宋夏关系;王安石变法;澶渊之盟;宋江、方腊起义;金朝的兴起;靖康之难;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绍兴和议;两宋经济;程朱理学;宋词的繁荣;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三大发明的完成;沈括及其《梦溪笔谈》。
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理清宋辽夏金的线索;注意宋王朝与辽、夏、金之间的关系;弄清北宋前期集权措施的利弊得失;掌握陈桥兵变、澶渊之盟、靖康之难、绍兴和议、程朱理学、《资治通鉴》、《梦溪笔谈》等名词概念;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第一节 北宋的的建立与统一
一、北宋的建立
二、北宋的局部统一
第二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第三节 北宋的阶级关系与赋役制度
北宋户等的划分与阶级构成
二、赋役制度
第四节 北宋前期的社会矛盾
第五节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一、庆历新政
二、王安石变法
第六节 辽、夏的兴亡及与北宋的关系
一、辽在北方的统治
二、西夏政权的兴起和发展
第七节 宋金和战与各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的斗争
一、女真的兴起与辽、宋的灭亡
二、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三、宋金和议
第八节 十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三、商业、城市、交通运输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九节 辽、宋、金时期的文化
一、理学
二、史学
三、文学艺术
四、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