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 课程申报表  
     
◆ 课程教案  
     
◆ 课程大纲  
     
◆ 课程习题  
     
◆ 参考书目  
     
  ◆ 教学录像  
     
  ◆ 教学实践  
     
  ◆ 教学课件  
     
  ◆ 拓展资源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

第三章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共8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春秋时代权力重心由王室向诸侯卿大夫逐渐下移的过程。

二、了解大国争霸的内容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了解社会结构、阶级阶层、家庭宗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四、了解人文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情况;老子、孔子的学说。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普遍使用,牛耕的出现。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

二、井田制瓦解与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井田制的破坏与地主、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井田制的瓦解。

赋税制度的变革。

地主与农民的产生。

独立手工业者与商人的出现。

第二节 奴隶、平民起义和地主阶级夺权

一、民众的反抗斗争

“臣妾多逃,器用多丧”。萑苻之盗。

二、新兴地主阶级夺权斗争

鲁“三桓”与宫室的斗争:“三分宫室”、“四分宫室”。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第三节 大国争霸

一、王室衰微和统一趋势的形成

求赙、求车、求金。统一之势,区域性统一。

二、争霸战争的开展

齐桓公,葵丘之会。晋文公,践土之会。

秦穆公独霸西戎。

楚庄王问鼎中原。

三、弭兵之会与吴越争霸

华元,向戌。吴王阖闾与楚五战五捷。越王勾践,徐州大会。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人文思潮的兴起与私家之的产生。

老子与《道德经》。孔子与《论语》。

科学技术。

参考书目:

①《春秋》及其三传:《左传》、《毂梁传》、《公羊传》。

②《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③司马迁:《史记》相关的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校对本。

④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⑤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⑥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⑦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⑧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⑨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⑩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