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完成人

完成人

郭国昌

 

个人简介:郭国昌(1969-),男,汉族,甘肃静宁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1987-1994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后留工作,1999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习,2002年获文学博士学位。近三年获得西北师大优秀教学质量奖、全国高等学校成人教育优秀教师奖、甘肃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成才奖等。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批评》、《中国新诗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研究》、《电影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论》等。

主要贡献:本人主要完成了中国文学和河陇地域文学与文化相结合,强化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内涵建设的最初设想和建议。2008年9,本人作为主要负责人申报的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获得批准,从而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本成果近六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本人作为中文系主任和副院长,主要从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设目标及任务、实施措施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总体建议,确立了中国文学和河陇地域文学与文化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从而为该成果的完成创造了条件。

 

丁宏武

 

完成人简介:丁宏武(1971-),男,汉族,甘肃通渭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甘肃省皇甫谧文化研究会理事。2000-2003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3-2006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Ⅱ》、《〈史记〉与两汉文化》、《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等。

主要贡献:本人主要完成了本次教学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在近六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协助学院领导调整课程设置,编写特色教材,亲自担任汉语言文学专业“云亭班”班主任,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项目,不断创新改革成果,积累改革经验;与此同时,申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表系列学术论文,进一步强化中国古代河陇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从不同层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内涵建设创造了条件。

 

孙 强

 

个人简介:孙强(1972-),男,汉族,甘肃镇原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所长。199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考入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习,200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戏剧、电影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论》等。

主要贡献: 本人主要撰写并公开发表了《甘南藏区汉语诗歌的草原抒写》、《甘南藏区汉语诗歌的审美意识》、《女性文学研究的新收获》、《生育的政治与农民的命运——评田世荣的长篇小说〈蝶舞青山〉》等以甘肃当代文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组织举办了“西部文学论坛”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地方文学的发展,并指导两位中国现当代专业硕士研究生分别完成了题为《伊丹才让诗歌研究》和《当代文学中的敦煌书写》的学位论文。在近六年的探索和实践中,结合河陇地区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在教学和科研中将中国文学和河陇地域文学与文化相结合,促进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内涵建设。

 

雒 鹏

 

个人简介:雒鹏(1965-),男,汉族,甘肃靖远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7月参加工作,2003—2004年为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11月受邀赴法国巴黎参加有关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的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方言学会会员、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会员。2006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奖励,2010年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三等奖。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语言学概论、汉语史专题研究、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音韵学基础、汉语方言和方言调查、甘肃方言与普通话学习、书法、《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等。

主要贡献:本人主要完成了现代汉语、甘肃方言与民俗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设了既是西北师大校级文化素质类公选课,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函授本科教育的必修课程“甘肃方言与普通话学习”,与此同时主编了《甘肃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丛书,八册)教材。在此基础上,写成《甘肃的中原官话》一文,发表于《方言》杂志。综合甘肃方言和民俗的研究,主编了《悠扬的乡韵——甘肃方言民俗》一书。为了多渠道、多方面地积极引导本专业学生学以致用,关注河陇地区语言民俗文化的流变特色,不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近六年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探索如何把甘肃方言词汇和民俗文化的研究与本科生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如何把敦煌文献的语言学和文学价值的研究跟大学生学术科研项目的选题结合起来,如何把甘肃方言民俗文化的调查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进行结合起来,从母语和本土文化的研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漆子扬

 

个人简介:漆子扬(1964-),男,甘肃武山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古籍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政府文史馆研究员。1982年-1986年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2007年,清华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2011年被评为西北师大优秀实习指导教师。近六年来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陇右文学研究》、《文物精品与文化》等。

主要贡献:本人一直致力于陇右文化及文学文献的整理研究,近六年来主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陇右文学的发展与流变》;甘肃省社科规划课题《清代中叶甘肃作家群体研究》、《清代朴学大师邢澍》、《清代文学家张澍研究》;甘肃软科学课题《甘肃现当代村落家族文化调查研究》,并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中华书局2013年3月出版。在近六年的教学探索实践中,本人从文学、学术等发展流变的不同层面对中国文学、中国学术大背景下的甘肃古代及近代作家、学者及文化现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而为陇右文学研究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