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中期检查报告

特色专业中期检查报告

教育部质量工程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

项目实施检查报告

中文系

 

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088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自批准立项以来,在专业负责人的认真负责和精心组织下,在全体教师的热心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如期推进,现将近三年来的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建设以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1、有重点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质量能否有效提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因此,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尽管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在师资队伍上整体力量较强,但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差距很大。为此,本专业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弱势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引进“211”工程等重点大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充实弱势学科的师资力量。2008年,从南开大学引进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专业的黄海英;2010年,从四川大学引进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王小英,从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分别引进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雷黎明和洪帅。

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本专业还未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外出攻读博士学位。截止2011年,已经毕业回来的有文艺学专业的朱斌、写作学专业的罗立桂、中国古代文学(元明清方向)专业的冉耀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康孝云等。今年又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杨晓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马粉英等人分别考取了兰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由于师资队伍建设方向明确,因而,三年来比较弱势的汉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写作学等专业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古代汉语方向已经组建了比较完备的师资队伍,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学缘学历优化,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师资队伍基础。

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支持青年教师外出到一些著名大学进修,以便开阔学术视野,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从而使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得到最新的专业知识、教学理念。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马世年2009年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郭国昌2010年参加了教育部的中青年教学科研双骨干培训班,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王建光2010年到复旦大学进修等。这些教师外出不仅得到了专业上的深造,更重要的是接受了重点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而且,外出进修的教师能够很快将自己进修或者培训期间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从而从整体上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目的地加强制度规范建设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根本保证。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在进行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制度规范建设,从而一方面使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又能凭借制度规范对所有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考察。

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从2008年以来重点实行了三个的教学制度规范。一个是“青年教师导师制度”。该制度规定,对于新引进的青年教师,都要指定教龄在20年以上且具有教授职称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其教学导师,指导时间为一年。指导教师要通过检查教案、听课等多种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二是“青年教师听课制度”。该制度规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每周的听课量不少于2节。既可以听教学导师的课,也可以听其他优秀教师的课。通过这两个教学制度的实行,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逐渐总结出了教师培养上独特经验,就是教学上“传-帮-带”。也就是说,优秀教师要向青年教师主动传授自己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同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上要主动互相帮助,从而像师傅带徒弟一样带动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正是因为这两个教学规章制度的实行,使青年教师的成长变得极为迅速,文艺学专业的徐晓军于2009的获得了大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教师”的提名。三是“学术论文写作规范”。除了学生日常的自我写作外,作为学生培养重要环节的学术论文写作主要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为了提高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质量,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制定了学术论文写作规范。该规范规定了学术论文选题的标准、具体的格式要求、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该规范规定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必须为同一个人,这就既保证了学生在学习学术论文写作过程的连续性,又保证了教师指导上的连续性,从而既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有了统一的标准,也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和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执行极大地杜绝了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拼贴和抄袭现象,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3、全面开展课程、教材和教学团队建设

教学工作是一个立体化的系统,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从课程、教材、团队等各个层面入手进行,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全面的、互动的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思路。近三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品课程建设。省级精品课程有《古代汉语》、《写作》、《新时期文学研究》等3门,校级精品课程有《文学概论》、《古代汉语》、《写作》、《新时期文学研究》等4门。

二是教材建设。出版的必修课教材有任遂虎主编的《大学写作训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选修课教材有刘洁的《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思维嬗变史论》、郭国昌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众化之争》、雒鹏的《甘肃方言民俗》、全校文化素质类选修课教材有杨晓霭的《中国传统节庆》、孙京荣的《甘肃民间禁忌》、王贵生的《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等。另外,还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指导书》、《汉字文化》等一部分教材正在撰写之中,预计在特色专业建设结束时可以正式出版。

三是课件建设。目前开设的各种类型的课程大多数采用多媒体教室上课,除了年龄稍大的教师外,大部分教师都根据自己所上课程的特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学方式上的现代化程度。

三是教学团队建设。因为教学团队建设的周期是每两年进行一次,故现在只建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四是教学名师等方面的建设。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注重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性,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的教师有李明德、邵宁宁、郭国昌、韩高年、董芬芬、马世年、龚喜平、杨晓霭、田河、周玉秀等人,获得校级教学名师的有邵宁宁等。

4、积极推动教学研究工作

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教师注意将自己在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写成了一批教学研究论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任遂虎的《文章的“有序”与“序参量”》、《网刊:大学生写作新载体》,邵宁宁的《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中的一些观念问题》等。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教师善于通过开设选修课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过程当中。董芬芬开设了《先秦史传散文研究》、田河开设了《古文字学研究》、洪帅开设了《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等。

5、积极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开展专业建设交流

举办学术讲座不仅是向学生传递各种学术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术讲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与课外研究的互动。除了不同专业经常举办的学术讲座外,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还开办了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学术系列讲座“西部文学论坛”,在该论坛开设讲座的学者和作家有雷达、张存学等人。“西部文学论坛”的长期举办一方面提高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地方特性。另外,为了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使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与全国其他高校保持同步,邵宁宁、郭国昌等人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特色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会。

6、注重网络资源建设

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注重对本专业的宣传,建设开通了“教育部质量工程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网页,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相关材料、全国建设特色专业的信息等汇集到网站当中,方便了本专业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推进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7、启动“云亭班”建设

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10年积极申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云亭班”。开设“云亭班”的目的一是要发挥的专业特长和学术兴趣,另一方面是要以“云亭班”的实验建设为突破口,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建设找到一条新路。

二、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经验

1、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在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规章制度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因而逐步完善、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规章制度。除了已有的规章制度外,本专业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制定其他一些专业制度,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不只是教师一方面的事情,而包括全体学生在内的全部师生的重大事情。为了提高本专业建设的效果,本专业在获得申报成功后,在学生中间进行了全面宣传,在教师中间进行了专题介绍,从而使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了特色专业建设中。

3、建设任务要落到实处

作为涉及整个专业的集体教学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涉及面广泛,内容庞杂。为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以研究所为中心,确定了研究所所长为责任人的项目建设主体,使每一项任务能够责任到人,从而保证了特色专业建设的顺利推进。

4、建设内容要突出地方特色

作为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除了保证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本身的专业属性的普遍性以外,我们重点加强了专业的地方性特色建设。这种建设思路一方面可以更进一步突出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地域优势,能够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毕业后就业过程中的适应性。

5、教学团队建设的优越性

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本身是一个大的团队建设项目,而从学科建设的层面来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又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8个二级学科。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以二级学科为平台在不同方向进行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比较容易成功。

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经验。但是,在近三年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1、由于历史原因,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方向之间教学力量之间差距太大,严重制约了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因此,今后的建设目的的重点是加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中的现代汉语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等学科,提高这些学科方向在教材课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建设.,从而提升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的总体建设水平。

2、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的申报不积极,这方面的成绩比较有限。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表教学研究论文的刊物比较少,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教学研究不太重视,因而平时缺少对教学研究方面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理论的总结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中文系

20115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