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西北师范大学

重难点指导

  

课题组负责人在多年来从事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在国外大学,例如荷兰Twente大学和澳大利亚RMIT大学访问进修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在课程讲授、教材选择、实验设计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走进电世界》课程作为非电子类专业的通识课程,除了课堂教授理论知识之外,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发现,本课程的很多内容并不需要基于实验箱的操作试验。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机械的”连线,自然的得到结果,根本没有理解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很多的实验箱的设计也使得学生的操作减至最少。据此现实,为进一步提高通识教育水平,培养创新性人才,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宽广视野的创新型人才。《走进电世界》基础课程及实验在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工程意识,为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因此,我们注重实践,突出基础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与能力的掌握。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既有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又有拓展性设计实验,较好地实现了基础训练与综合提高训练相结合,硬件设计调试与软件仿真设计相结合。因此,本课程符合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本校的专业设置中,针对非电子类学生,《走进电世界》在其知识结构中仅是一门通识类课程。很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选择上,不一定从事专门的电子系统的设计与维护。这就使得,在学期末的综合测试中,枯燥无味,难于掌握的计算内容失去了过分强调的必要。笔者认为,对于非电子工程类的学生,重点应该掌握电子技术经典的思想和方法。在期末考核中,课题组精选了自电子技术中核心的概念,方法,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复习和本门课程知识要点。

《走进电世界》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明确、实施效果良好。在近3学期的选修中,上课学生规模平均人数保持在50人左右。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广泛,多媒体技术和慕课视频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普遍好评。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