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东干族本科班是唯一一所招收中亚东干人后裔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班的教学机构。在西部大开发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背景下,凭借良好的地缘优势,东干留学生已成为我校华文教育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一大特殊教学群体。这项工作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开展东干语言、文化、历史研究以及在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东干族聚居地推广华文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专业是甘肃省高校中唯一一所将留学生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三位一体的专业。该模式使得中国学生通过在学院的例行见习、实习以及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及中外学生“1对1”模式,将所学专业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而中外学生积极参与的国际文化交流节、世界民俗风情展、中秋晚会、新年联欢、学校运动会、汉语桥比赛等活动,促使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结合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团队建设现“三位一体”的汉语国际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并完善各类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针对中外籍本科学生细化了专业见习、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撰写等实践教学的指标及具体实施步骤;针对中外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结合汉办志愿者选拔以及公派教师派出的相关要求,在夯实汉英语言文化基本功,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活外语以及中华才艺方面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国外教学案例”等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及课后研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汉语教师;针对东干族后裔本科学生,学院在“甘肃文化”“甘肃经济”“甘肃旅游”“俄汉翻译”等特色课程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学生们到国学馆、省博物馆以及天水伏羲故里、临夏东干村等地的文化体验力度,使之在实践中更好地领悟课堂内容。
完善各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校级、院级教学研讨会、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目前,针对我院东干族后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语料库”正在稳步建设中,围绕东干语言文化展开的系列研究课题的申报、教师团队的建设也于上个学年落实、开展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自2007年以来,根据课程需要编写的本专业特色选修课系列讲义《汉语语音与对外汉语教学》、《汉字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词汇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等亦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师生的认可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