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顺应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范式转变的大趋势,完成以教学方法的传授为主的"方法范式"转向以实践、反思和协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型,通过强化实践环节,运用参与式教学、案例分析及课例录像等手段,引领学生感悟教学现场,反思教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是甘肃省高校中唯一将留学生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集中在一个学院的单位。该模式使得对外汉语系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拥有优越的在留学生教学中心见习和实习的条件,加之中国学生与外籍学生"一帮一"语言学习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汉语角"等活动,促使"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内容得以即时实践。
本课程较多理论基础来自于西方第二语言教学论,双语教学内容较多。因此既要求学生有对汉语言的深刻理解、把握和运用,也强调学生对外语(英语)的掌握运用程度。因此该课程的讲授大部分采用英汉双语授课形式。本课程为西北师范大学双语示范课程。
本课程的突出优势在于: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我院一批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纷纷入选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行列,远赴苏丹喀土穆大学孔子学院、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等地进行为期1年的海外汉语教学,较好地实践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