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剪影
成果应用推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成果应用推广

团队教师将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于汉语国际教育综合课程质量的不断提升方面。

团队带头人及成员均是我院对外汉语系承担语言学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骨干教师:团队17位教师在自身教学研究领域,长期致力于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学生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法、二语习得等必修课程以及语音与对外汉语教学、词汇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对外汉语教学、汉字与对外汉语教学以及语言与逻辑思维等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1.特色培养模式

我院是甘肃省高校中唯一一所将留学生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教学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集中在一个学院的教学机构。该模式使得中国学生通过在学院的例行见习、实习以及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及中外学生“1对1”模式,将所学专业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而中外学生积极参与的国际文化交流节、世界民俗风情展、中秋晚会、新年联欢、学校运动会、汉语桥比赛等活动,促使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2.特殊学生群体

我院也是甘肃省高校中唯一一所招收中亚东干人后裔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班的教学机构。在西部大开发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背景下,凭借良好的地缘优势,东干留学生已成为我校华文教育基地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一大特殊教学群体。这项工作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开展东干语言、文化、历史研究以及在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东干族聚居地推广华文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于2013年在全省首次招收东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目前已连续招收4届,团队教师秉承西北师范大学数十年留学生培养教育理念,在承担目前200余名东干学生初、中、高级综合课程同时,兼任口语课程以及HSK中、高级辅导、商务汉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东干学生语言学习的实际情况,在学院分团委为东干留学生组织的“汉字听写大赛”“古诗文诵读比赛”“成语故事会”等活动中,团队教师担任顾问、评委,以赛促学,以学带赛,积累了丰富的留学生教学管理经验,并能结合自己研究方向,从语言、词汇、语法、汉字等角度,结合东干留学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陕甘方言背景等特点从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在我院“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我院留学生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学院、学校组织的“世界民俗风情展”“中外文化交流节”“字字珠玑汉字听写大赛”“绘声绘色成语故事会”等活动中,我院留学生均取得突出成绩;在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我院东干族本科生作为俄汉翻译志愿者,受到大家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