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教授开明宗义,指出译诗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现代诗歌必须拥有世界主义的眼光,必须充分重视翻译在促进中国诗歌现代转型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汪教授就近现代中国对外国诗歌的译介起源做了简要回顾,谈及弥尔顿、朗费罗等人诗作在中国的早期翻译。接着,他列举大量的个案,探讨新文化运动以及之后中国现代诗歌发展不同阶段的代表诗人与译诗之间的关系,重在阐释译诗如何启发或者影响了中国诗人诗作的形式、主题、审美趣味等,而中国诗人又如何通过创造和变异彰显出接受者的主体身份。最后,他以极富磁性的嗓音现场朗诵了自己新近创作的《乡愁》一诗,结束了本次报告。
此次报告会使在座师生既宏观了解又微观感受了中国现代诗的发展图景,深刻体会到诗歌是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