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课程的特点是有很强的实践性,实习环节在本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堂教学是实习考察的理论内容,实习考察是课堂内容的延伸与实践。西北师范大学地处甘肃,为敦煌学的“故里”,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条件得天独厚。本课程重视实习环节,实施开放式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实习的目标与任务:
通过实地考察,亲身感受敦煌艺术和敦煌学的魅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实习地点:
本课程实践性教学基地主要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此外,还有西安文化古迹、新疆丝绸之路文化古迹、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本校博物馆、兰州市附近等地,实现敦煌学科所涉及的国内丝绸之路全程考察。
实习指导教师: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办学,除课程团队专职教师外,我校还聘请敦煌研究院樊锦诗、李正宇、马德、杨富学、沙武田等研究员及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张德芳研究员为兼职教授,兼任本课程实习指导教师,以加强对课程实习环节的指导。
实习织组方式:
由教师指导,以多种方式组织实习,分组分批次实习考察、定期或不定期实习考察相结合。每年组织三年级同学到敦煌莫高窟、西安历史文化古迹等地定点实习;鼓励同学参加每年两次的新疆支教活动,对丝绸之路文化古迹进行考察;定期在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及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和本校博物馆实习考察;在甘肃省举行的敦煌学、丝绸之路文化等会议期间,组织同学与全国会议代表同行,至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及河西一带丝路遗迹与石窟群参观考察,利用不同会议的机会,考察范围可遍及全省各地。
实习考察的内容:
实习考察的主要内容与课堂讲授内容相结合,包括:丝绸之路与敦煌石窟的地理环境及历史遗迹;石窟建筑艺术,如中心塔柱窟、覆斗顶形窟、殿堂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等石窟形制;壁画艺术,如经变画、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飞天、藻井图案、社会生活画等内容;雕像艺术,如佛像、菩萨像、弟子像、天王与金刚力士像等;敦煌经卷的实物形态,如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图书馆、本校博物馆所藏经卷。
实习的要求:
教师在指导实习中要认真负责;学生实习要遵守参观考察地点的具体规则;在实习考察中记录重要内容;结合所学内容撰写考察心得和实习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