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并成,男,1953年6月生,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西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敦煌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担任甘肃省政协常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甘肃省文史馆文史研究员、中国长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敦煌学学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从事敦煌学和中国历史地理的教学和研究,为西北师大专门史、人文地理学、历史文献学(敦煌学)三个博士学位点的主要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先后独著、合著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2部,主要有《敦煌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7)、《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大漠中的历史丰碑》、《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等;主编《敦煌学百年文库•地理卷》等。在《求是》、《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敦煌吐鲁番研究》、《考古》、《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文物与考古》、《北京大学学报》、日本《オアシス地域研究会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20余篇,受到学界好评,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独立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0BZS030)、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项目(96JAZ770018)、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ZS02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ZH234)等;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9731010)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等多项。荣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10余项。2006年,他所主持的本科教学“敦煌学”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年,作为负责人的“敦煌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敦煌学本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获得省厅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1996年,李并成教授因“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甘肃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2008年荣获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0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11年获中央统战部等授予“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课程团队带头人,李并成教授不仅有着良好的学术造诣,而且长期致力于本科教学和课程建设,已有30年高校教龄,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教学经验丰富,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教学理念新颖,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对于教书育人有着火一般的热情,有着强烈的人格感染力,他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和校内外专家好评。
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
一、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近三年来,本人讲授本科生《敦煌学》(历史等专业必修课)、《敦煌学导论》(全校公共课)和《历史地理》(历史等专业必修课)等三门课程,完成学时470课时(纯课时),学生人数为520人。同时讲授博士生学位课《敦煌历史文献研究》、《西北史地专题》两门,完成学时324课时(纯课时),学生26人;讲授硕士生学位课《自然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概论》两门,完成学时162课时(纯课时),学生人数110人。
二、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
类别 |
学生届数 |
学生人数 |
周学时 |
敦煌学 |
本科必修课 |
4届 |
447人 |
3学时/周 |
敦煌学导论 |
全校公共课 |
4届 |
284人 |
2学时/周 |
历史地理 |
本科必修课 |
5届 |
156人 |
4学时/周 |
科技概论 |
本科必修课 |
3届 |
124人 |
4学时/周 |
敦煌历史文献研究 |
博士学位课 |
5届 |
37人 |
3学时/周 |
三、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
近五年来,共指导历史系本科生毕业论文36人(篇)、历史系本科生学年论文34人(篇),指导历史系函授本科生毕业论文18篇。此外,又指导博士生教学实习6人,指导博士生作学术报告、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考察等25人次,指导博士生毕业学位论文6篇;指导硕士生毕业学位论文35篇。
四、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 |
课题年限 |
敦煌学课程教材建设 |
西北师范大学 |
2007年 |
敦煌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
甘肃省教育厅 |
2006年 |
敦煌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
教育部 |
2006年 |
敦煌学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甘肃省教育厅 |
2011年 |
敦煌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 |
教育部 |
2012年 |
五、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均为独立完成)
1、《从敦煌资料看古代民众对于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敦煌学研究》2007年6期;
2、《我国敦煌学的新成果——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2008年10月;
3、《特色课程需要不断精心打造——以国家级精品课程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课程建设为例》,《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3期;
4、《辛勤耕耘,力创精品——西北师大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敦煌学》,《敦煌文化论集》,东亚文化出版社,2010年8月;
5、《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机地融入中国古代史知识传授中》,于2012年6月30日在兰州举行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高层论坛”大会宣读发表,即将刊于《历史教学研究》。
六、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1996年,表彰本人“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准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号:9620895);
2、2006年,本人主持的本科教学“敦煌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3、2008年,获得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4、2012年,本人主持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敦煌学本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获得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
5、2012年,作为带头人的“敦煌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七、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
《敦煌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7年
课程负责人学术研究情况: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均为主持人)
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河西走廊及其相关区域干旱化过程与人类活动关系研究》(05JJDZH234),2005-2008年。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沙尘暴研究》(08BZS050),2008-2011年。
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历史上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的土地开发与沙漠化研究》(05JA770023),2005-2008年。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横向合作研究项目:《中国自然历史地理》,2008年。
5、建设部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横向合作研究项目:《丝绸之路中国段交通线路研究》,2008-2011年。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为第一作者)
1、《新玉门关位置再考》,《敦煌研究》,2008年8期
2、《百年来敦煌地理文献及历史地理的研究》,《敦煌学辑刊》2010年2期
3、《炳灵寺石窟与丝绸之路东段五条干道》,《敦煌研究》2010年2期
4、《汉敦煌郡境内置、骑置、驿等位置考》,《敦煌研究》2011年3期
5、《汉代河西走廊东段交通路线考》,《敦煌学辑刊》2011年1期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均为个人获奖)
1、2005年,主持《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2009年,省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120提案,甘肃省政协授予:省政协优秀提案奖。
3、2010年,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4、2011年,省政协授予“反映社情民意好信息”奖。
5、2011年,中央统战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授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