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价
 

高等代数课是数学专业学生最为重视的课程之一,也是对后继课的教学影响较大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多年来,该课的教学效果是好的,学生对高等代数课的评价很高,在每年一度学生评教的测验中,该课的教学大都被评为优秀。讲授后继课程的教师对高等代数课的教学效果给予较高的评价。

我们编写的《高等代数》教材在使用中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他们大都认为教材通俗易懂,例题多,实用性强。北京师范大学及首都师范大学的同行专家对该教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绍学教授给予了我们许多指导、帮助和鼓励,并在许多很细节的地方给予我们直接的指导。

我系王利民教授、孙名符教授、李宝麟教授、李永祥教授、马振民教授以及外校汪立民教授、罗彦锋教授、谢祥云教授等都对该门课的教学效果以及该教材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汪立民教授的评价  
 

西北师范大学的刘仲奎教授等编写的《高等代数》是一本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多次修改的认真编写的教材。在众多现行的高等代数教材中有其自己的特点。

教材首先是安排两章矩阵的内容,充分发挥矩阵的方法和技巧。全书的许多关键问题的处理得益于矩阵的思想方法和表达方式,使得主要内容的呈现显得新颖,简洁。教材的编写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内容的展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配有合适的例题,提供了丰富的习题,具有从易到难的梯度,从基本的习题,到一般的习题,再到困难的习题,最后还有较难的补充题。

值得称道的是,本书有些内容的引入是从实际的例子出发,在内容的进行中,还加入了许多合适的应用问题及其数学模型,用高等代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抽象的数学内容与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

本书的编写在上述各方面是成功的,有一些地方的处理有创造性,这是一本高等师范院校高等代数的优秀教材。

 

           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罗彦锋教授的评价

由刘仲奎教授等编写的《高等代数》教材是一本较有特色的《高等代数》教材。特色之一首先表现在该教材把多项式理论和矩阵理论结合起来,尽量多地利用矩阵的理论和方法处理多项式问题。我们知道多项式理论是传统的高等代数的重要内容,许多《高等代数》教材都把多项式理论安排在教材之首。而刘仲奎等人的《高等代数》教材把多项式理论安排在矩阵理论之后,这样一来就可以把多项式理论和矩阵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以进一步显示矩阵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这正是该教材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同时减少多项式理论的抽象性。另外该教材在内容的编辑上,力求从生活、生产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阐述它形成及发展的背景,然后再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觉得数学离现实生活很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生动具体的。该教材的另一特点是在文字表述上的通俗化。在代数的基本理论层次不能降低的前提下,把通俗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降低理论的认知难度。例如,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形象化。用具体事例说明理论问题,使理论的表述浅显化,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然后再抽象成一般性的结论。

本教材的推广使用,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高等代数》的兴趣,从而对《高等代数》课程的教学工作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应用能力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这是一本优秀的高等代数教材。

 
 
 
  首 页
申 请 书
  科 学 总 结
  教 师 队 伍
课 程 负 责 人
课 程 小 组
  课 程 教 材
教 材 简 介
教 材 目 录
参 考 资 料
专 家 评 价
  课 程 发 展
  教 学 改 革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大 纲
教 学 大 纲
学 时 计 划
  教 学 教 案
  教 学 课 件
  课 程 习 题
  教 学 考 核
  教 学 视 频
  教 学 研 究 成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