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成果背景 基本内容 创 新 点
应用情况 主要成员 成果材料 获奖情况
成果简介
申 请 书
科学总结
附件材料
    背景材料
    实施计划
    过程材料
    检查材料
    成果材料
    获奖情况
视频材料
联系方式
 
 

    主要内容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更新继续教育办学理念

    1、转变以往将成人教育仅仅视为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学院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更换,要正确理解其深刻内涵,真正将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和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
    2、改变以往简单的将成人教育视为学校办学的补充和创收的主要渠道,重新认识西部高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重要性。提出:“继续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西部高校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提出学校在今后的本科教育中,要加大继续教育的改革力度,继续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教学投入、教师选配、教学设备的使用、学生管理等方面必须同等对待。
    (二)适应社会需求,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进行专业改造和建设
    1、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和我校办学实际,充分挖掘校内办学潜力,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与优化专业设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增设新专业,特别是注意打破原有单一的师范类专业格局,发展非教师教育类专业和应用型专业。
    2、修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继续教育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成人教育的特点,针对以往成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对传统的师范专业的改造工作。
    (三)深化课程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加大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1、注重“强化师范基础,突出成人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适应能力”。调整规范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标准,确保培养规格与质量。
    2、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高继续教育教学水平。
    3、规范教材管理,加强教材建设。结合学校和地方基础教育实际研发符合成人学习特点、针对性强的系列教材。
4、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探索教育新的教学途径,改革继续教育的教学组织方式与方法。
    (四)加强继续教育研究工作、为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科研依据
    1、实施继续教育“五年教改工程”以来,学校先后投入了近40万元,开展继续教育科学研究。学校继续教育委员会及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学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课题指南,并分年度组织开展继续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
    2、进一步明确了《西北成人教育学报》的办刊方向,调整栏目,加强编辑力量,为继续教育研究开辟园地。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继续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继续教育教学、科研队伍
    1、 2002年学校领导带队赴发达地区高校考察后,召开继续教育工作会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西部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性,提出“继续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如同鸟之两翼”、在西部高等师范院校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相继制定了《西北师范大学函授教育任课教师聘任办法(试行)》、《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关于加强夜大学教学管理的若干规定》、《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教学督导条例》、《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班主任(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推动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2、树立教学质量是继续教育生命线的理念,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
    (六)加强教学和学生管理,开展健康向上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教书育人相结合,探索和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适合成人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体系
    1、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与管理系统。
    2、坚持培养标准,整章建制,规范管理。
    3、因材施教,注重教书育人相结合,加强教学和学生的常规管理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4、开展健康向上的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七)积极探索继续教育的转型之路,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转变
    1、针对全国范围内教师继续教育重心的转移,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 的生源出现逐年下降趋势,继续教育学院积极开拓培训市场,争取培训项目,逐步转移工作重点,稳步发展职业培训。
    2、总结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专业硕士办学经验,筹备成人教育学硕士点招生,提升办学层次。
    (八)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发挥高校辐射作用,拓展了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提高了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能力,增强地方教育自身的造血功能
    1、开展联合办学是我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我校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2、加强联合办学点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民族地区的合作。

    主要特点

    (一)体现时代要求,突出成人特色
    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提出“厚基础,宽口径,符合成人身心发展特点,体现时代要求,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强化教师技能和实践环节培养,符合教师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改革了传统的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课程体系,设计了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职业技能类课程三个模块,规定了各模块课程所占的比例。在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中,重点解决专科与本科课程重复设置、缺乏有机衔接、实践课设置不足等问题,形成了符合成人学习特点、体现时代要求、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提高成人学生综合素质和从师技能培养的课程方案,构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灵活而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满足了新形势下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改变了成人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将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的成人教育教学手段结合,较好地解决了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
    (二)素质教育理念,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念,设置了三门通识类课程、五门技能类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加大部分实验课比重;在课外开展了教师职业技能系列大赛、继续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各种文艺体育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强化继续教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结合区域和民族特点,增强服务能力
    针对甘肃少数民族边远、贫困、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基础教育师资的状况,积极探索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有效途径:①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中,争取招生主管部门政策上的倾斜,采取统一招生录取和单独划线录取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定向学生。 ②积极争取合作项目,减免民族学生学费。 ③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等,为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四)整合各方资源,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开展联合办学是我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面对甘肃绝大多数地区人民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和甘肃高等学校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远不能满足社会不同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的现状。学校根据省内高等教育的实际和地方基础教育现状,依托地方教育机构和学校,加强合作办学,不仅解决了“招得来”,而且很好地解决“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特别是部分比较偏远落后的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基础教育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压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就近办学,降低学员的求学成本,保证了培养质量。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不仅为我校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也带动了地方办学单位的发展。
    (五)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
    积极探索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转型之路,在深化目前成人学历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由成人学历教育为主向职后培训转型的发展之路。总结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和专业硕士办学经验,筹备成人教育学硕士点招生,提升办学层次。
    (六)设计科学合理,实际效果明显
    “工程”主要制定的出发点是为了努力提高继续教育的培养质量,更好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涉及办学理念的更新、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造、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职业培训等教学及管理的各环节的系统工程,正确地把握了改革、建设、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科学合理。经过五年的实践,效果明显,得到了广大学员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版权所有©西北师范大学
技术支持:链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