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聪,男,1967年生,甘肃白银平川人。198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94年师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李并成研究员攻读中国古代史专业敦煌学方向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后留校,1998年获助理研究员资格。2000年师从厦门大学历史系杨际平教授攻读中国古代史专业汉唐史方向博士学位,200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年获副教授资格,2006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获教授资格。
  主要从事敦煌学、汉唐史、历史地理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开设本科生课程有《敦煌学概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等,开设研究生课程有《唐代典章制度》、《吐鲁番文书讲读》、《敦煌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等。在《光明日报》、《文献》、《敦煌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中国农史》、《西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甘肃省教育厅项目一项、西北师范大学科研项目两项,主编专著两部、参编专著三部。获甘肃省高校社科奖两项。
    主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魏晋南北朝部分。
 

    潘春辉,女,汉族,1977年11月生,山东即墨人。200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4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9年获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西北历史地理与敦煌学的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农史》、《中国地方志》、《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09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010年)各一项。
  开设本科生课程《中国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与社会变迁》《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等,开设研究生课程《人文历史地理学》等。
    主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隋唐部分。
 
    何玉红,男,汉族,1977年4月生,甘肃民勤人。200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3年在本校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年获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甘肃省历史学会秘书长。
    主要从事宋史与西北史教学与研究。开设本科生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开设研究生课程《史学理论与方法》、《宋史专题》等。在《中华文史论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文献》、《国学研究》、《历史地理》、《中国农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地方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和介绍。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2008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2008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07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骨干培育项目(2009年)各一项。获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2010年)、三等奖(2008年)各一次。
    主讲《史学理论与方法》。
    僧海霞,女,汉族,1976年8月出生,河南卢氏人。2004年进入西北师范大学,跟随李并成先生学习历史文献学,2007年取得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跟随萧正洪先生学习历史人文地理学,2010年取得博士学位。
    目前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和敦煌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教学方面,目前为本科生开设《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敦煌学概论》课程,于2010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称号。科研方面,在《甘肃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大学学报》、《中医药文化》等杂志发表论文近十篇,论文曾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主讲 历史要籍先秦秦汉部分。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团队人员构成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职 务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田  澍

1964.4

教 授

文史学院院长、博导

明清史

主讲历史要籍宋元明清史

刘再聪

1967.11

教  授

历史地理所所长、 硕导

历史文献学、隋唐史

主讲历史要籍魏晋南北朝史

潘春辉

1977.11

副教授

 硕  导

西北史地

主讲历史要籍隋唐史

何玉红

1977.4

副教授

历史系副主任、硕导

史学理论与方法

主讲史学理论与方法

僧海霞

1976.8

副教授

 

敦煌学

主讲历史要籍先秦秦汉

  参与本课程教学的教师皆具有博士学位,其专业方向基本涵盖了中国历史要籍的所有方面,教学队伍具有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年龄从40多岁到30多岁,包括了中青年不同的年龄段,结构合理。
    参与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全部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博士学位:田澍教授,博士学位获取学校为中国社科院;刘再聪教授,博士学位获取学校为厦门大学;潘春辉副教授,博士学位获取学校为西北师大;僧海霞副教授,博士学位获取学校为陕西师范大学大学;何玉红副教授,博士学位获取学校为四川大学。
    本课程师生比例为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