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申 报 表 | 教学大纲 | 教学内容 | 教学条件 | 教学方法 | 教学改革 | 教学队伍 | 教材教参 | 教学录像 | 实践图片 | 2025年4月18日 
栏目导航
    课程介绍
    课程特色
    课程评价
    电子教案
    媒体课件
    考试试题
    习题解答
    主讲教师
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师课堂讲授方式。这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与黑板板书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训练同学们科学思维的方法,传授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式教学。鼓励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讨论,紧跟老师上课的思维体系,发现和提出教学过程中问题,并随堂提问,老师当堂解决,使学生们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趣味性,促进课程学习的效果。
       3)自学讨论活动。由教师提供讨论提纲,学生们课后自主查阅资料完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随机指定专题发言人,由学生陈述完成,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
       4)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由教师提供训练题目和相关资料,学生在自己结合成小组,查阅相关文献,完成训练内容。通过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5)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目前所有老师的上课过程都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授课的方式还是多媒体课件演示和教师板书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多媒体课件可以很直观形象地演示某些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空间构型、化合物的活性反应位(官能团)、某些化合物的特殊结构等,但对于某些原理性、细节性的问题则效果不明显,而板书讲解则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口中讲述,笔下讲解,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6)双语教学方式。本课程教学适应现代学科发展的潮流与国际化趋势,化学专业学生全部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科技外语能力和课余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
       7)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考试采取期中、期末考试与平时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上课考勤和作业成绩计入平时成绩,课程学习的总成绩由三者按照一定的比例加权后相加得到,做到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和深入的考察。
       8)师生座谈形式。公布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电话、email等),方便师学交流。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9)教学研讨形式。以教研组为单位,全组老师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完善教学课件。
       10)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制度。学院和课程组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听课任务,听课时间和地点自行决定,并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听课过程计入老师年终考核。这种强制性手段的使用,不但保证了所有课程组老师的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助于老师们在互相的听课过程中,发现对方或自身授课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充实到自己的讲课中间,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1)鼓励学生尽早加入导师科研组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课程组利用学科建设的优势资源,鼓励本科生从二年级开始进入导师课题组和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初步的科研素质。
师大首页 | 学院首页 | 校精品课程 |  院精品课程 | 网页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