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化学化工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和制备方法;有机化合物各类官能团的反应特性,各种基本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取代反应(亲电和亲核)、加成反应(亲电和亲核)、消除反应、重排反应、协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各种类型有机反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有机结构理论,重要的反应机理,尤其是各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反应性关系;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概念,有机合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等。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原则、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立体化学知识、初步掌握有机合成技术,掌握有机结构理论及重要有机反应机理。
学习对象: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是本院化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使学生在已有较为系统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先行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课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要求学生: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命名规则。2.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典型反应及制备方法。3.初步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以及几类典型反应的反应历程。4.掌握异构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了解各种异构体在性质上的差异。5.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特性官能团的转换及设计有机合成路线。为日后继续深造、从事化学、化工、生物科学的教学、科研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各类有机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反应的一些机理,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等。了解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
本课程教学时数为144学时,其具体时数可参考大纲各章安排,其中确定讲授136学时,机动8学时。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考试。
教学方式:
讲授、课堂教学与部分内容的学生自学相结合。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安排较多量的课堂及课后习题。
使用教材:
《有机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景宁主编,2011年)
学习方法:
有机化学知识点比较繁多,因此,学习有机化学需要一定的学习方法。总体来说,学习有机化学课程应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几点建议,供参考。
1.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各类有机反应,学习时切忌死记硬背;
2.及时地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加以归纳与总结;
3.善于比较、归纳各类化合物、各类反应的异同和规律;
4.完成一定量的习题,通过解题,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在思维方式上有所提高;
5.适当看一些参考书和参考文献并做好读书笔记,扩大知识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