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1)本课程化学专业所用教材为由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五校合编,李景宁任主编的《有机化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为国家优秀教材(1992获年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在师范院校被广泛采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此之前,依次使用本教材的第四、三、二、一版。
2)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用教材为工科化学专业常用有机化学权威教材——徐寿昌主编的《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制药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材料物理等专业所用教材为汪小兰主编的“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有机化学》(2005年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4)实验课所用教材为由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任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由李天安主编的《有机物制备》(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3年)。
2.配套教材及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为了同学们对有机化学知识体系的更深入了解,结合教学和教材的实际,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还为学生指定了以下的教材作为辅助学习材料:
1)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主编,《基础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三版(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此之前指定该教材第二版作为辅导教材);
2)(美)K.PeterC.Vollhardt,NeilE.Schore著,戴立信,席振峰,王梅祥等译,《有机化学——结构与功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该教材为国外优秀科技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出版的国外名校名著,铜版纸全彩印刷);
3)(美)John McMurry, Organic Chemistry,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2012;
4)(美)Francis A. Carey, Robert M. Giuliano, Organic Chemistry, McGraw-Hill, 2010;
5)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五校合编,李景宁主编,《有机化学学习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该书为课程组有机化学教材的同步配套辅导材料);
6)裴伟伟著,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参考书);
7)林原斌,刘展鹏,陈红飚编著,《有机中间体的制备与合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作为实验参考教材);
此外,教师教学中用到的主要参考建材尚有:
1)胡宏纹,《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2)王积涛,《有机化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3)R.T.莫里森,《有机化学》(上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
4)张烨,黄孟娇,苏跃增副主编,《有机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上海市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5)周科衍,《有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三版;
6)周科衍,高占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7)王伯康,《综合化学实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孟令芝,龚淑玲,何永炳,《有机波谱分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版;
9)段行信,《实用精细有机合成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10)(美)GeorgeW.Gokel编,张书圣,温永红,丁彩凤等译,《有机化学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3.实践性教学环境(毕业论文、教育实习以及实验教学)
1)结合有机化学课程学习的实际,为学生开设有机合成相关毕业论文题目,供毕业学生选择;鉴于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同属有机化学教学组,因此,在学生已有高分子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高分子化学相关毕业论文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任务。
2)本课程组老师每年承担大量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大学生学术科研资助金项目的指导工作。据统计,每年有约270名学生从事有机化学相关科研工作,每年约有80多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有机化学专业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3)学院建有完整齐全的教育实习基地(兰州一中、西北师大附中、兰州四中、兰石中学、兰州九中、长风中学、兰新中学、兰州十七中、兰炼一中、兰炼二中、兰化一中、兰化二中),同时,从2007年开始,学校实行教育实习综合编队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都为学生的毕业教育实习提供了保障。
4)学院每年为化学专业、化工专业、材料专业、生命科学诸专业以及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开设《有机物制备》课程。每个课程班学生分成三大组,于同一个时间,在三个实验室同时开展实验课程,每个实验室有专门的实验课程指导老师和研究生助教独立指导。
4.网络教学环境
西北师范大学建有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近80个,每个教室配备电脑和数字投影仪。教师电脑通过校园网与Internet直接相连,教室在上课期间可方便地上网检索,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科学信息。
学校图书馆建有众多中外和外文数字资源的镜像站点,可通过网络方便地进行信息检索和加工整理。
化工学院资料中心、网络教室和教师实验室中的计算机,都与校网络中心和图书馆连接,可快速查阅相关中外文资料。
化工学院建有设备先进的可容纳40人和280人的多媒体教室各一间,教室内计算机与校园网连接,可供学生上课使用。
本院服务器与校园网相连,上网课程可直接访问,方便学生自学。
学生宿舍蓝天公寓也开通了校园网,有条件的同学可直接在宿舍访问互联网,查阅资料和搜索网上学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