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课程简介
     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
     教学大纲
     教学课件
     参阅书目
     复习辅导
◎ 首页 >> 教学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四章 世界的联系与发展

   教学要点: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

   教学时数:

   12 学时。

   教学方法:

   系统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并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

   教学内容:

   唯物辩证法是由三个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所构成的内容极为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联系、发民兵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而唯物辩证法的诸规律、范畴则是从不同方面提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唯物辩证法与人类实践

   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本质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辩证辩证法、主观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是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人们认识和掌握辩证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服务。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其基本内涵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根本原则。辩证联系及其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及其表现。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第二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因和外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的基本精神是重视和强调矛盾特殊性及其作用,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质变和量变及其辩证关系。质变和量变的复杂多样性。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精神在于对事物的发展,不仅要从量变过程来认识,更重要的是从质变过程来认识。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关键。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要把握“适度”原则。要把革命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结合起来。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和辩证否定观的区别。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精神实质在于强调事物的发展是自我运动、自我完善的过程。

   循环论和直线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范畴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二、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神学目的论。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把握机遇,推进工作。

   四、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在有可能向现实的转化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五、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立足内容,改造形式。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要反对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

   六、本质和现象及其辩证关系。真象、假象和错觉。透过现象看本质。

   本章考核要求:

   识记:

   辩证联系与发展。规律与范畴。肯定与否定。质、量、度与质变、量变。辩证矛盾。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

   领会: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分析:

   辩证决定论与目的论和非决定论的区别。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辩证的否定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应用:

   事物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方法论意义。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分析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思考题 :

   1 、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

   2 、什么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正确把握二者辩证关系有何实际意义?

   3 、应用质变和量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稳定才是发展的道理”。

   4 、试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技术支持: 链接工作室   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