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比赛式教学模式
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互动式教学
辩论式教学在活动关系网上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格局,促进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把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互动基础上,
学生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学生可通过观察、阅读、感悟了解客观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教学信息的输出与反馈,不仅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而且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形成多维交流、合作、碰撞的态势,建立多层次、立体式信息传递网络。
2. 生成性教学
辩论式教学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学生思维和思维的碰撞,会激发灵感,课堂不是预设,而是生成的,创新的,无法预想的。
3. 合作式学习
通过辩论式教学,构建学生“学习团队”,引发师生教与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以促进学生学力的提高,合作能力的提高,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校教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辩论式教学已在本课程中得到有效应用,效果突出。例如,在讲授原电池章节时,主讲教师结合本学院锂电池及超级电容器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工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邀请电池研究方面专家作为评委,讨论当前三类电池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并结合目前所面临的能源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