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设置特色
公共管理教学团队由八名素质优良,年龄、学历、学缘、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勇于创新,成果突出,富有活力的中青年教师组成,是一支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较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
(1)团队负责人教学科研能力突出
公共管理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孙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次层次),现任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自2011年——2016年期间,先后主持完成了 “强化教学实践环节,推动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完善与创新(2015年)”、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2011年)”等教学研究项目,分别获得了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教育厅级奖;主持完成了《公共管理学》和《领导科学与艺术》甘肃省级精品课程;主编了完成了2部教材,分别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领导科学与艺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同时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化治理理论及本土化实践研究(2011年)”,以及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来自兰州新区的3项横向课题科研经费就达到26万元;在《中国行政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期刊杂志发表学术科研论文11篇。
公共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孙健教授一直致力于教学一线,每学年都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公共管理学》、《领导科学与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等,仅就2014年至2016年,课堂教学课时就达到378学时;统筹安排和组织学院管理科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实习,并亲临实践基地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实践。
鉴于以上教学和科研成果,公共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孙健教授先后获得“西北师范大学第十一届教学名师(2015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2015年)、“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实习优秀组织奖(2012年)”、“第19届甘肃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2011年)”。
(2)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团结协作、业务能力强
公共管理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与科学研究中,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团队现有的8名成员组成,在职称结构上,团队成员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团队成员比例为75%;在学历结构上,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人,团队成员整体学历层次高;在学缘结构上,团队成员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兰州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形成了良好的学缘结构;在年龄结构上,团队成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形成了老、中、青、“传、帮、带”的传承和协作团队,有利于团队的可持续建设和团队旺盛生命力的保持。
(3)团队非常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长期以来,公共管理教学团队始终把教师发展作为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出国,或到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特色、优势鲜明的大学进行学习培训,充分利用诸多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展教师专业视野,提升教师学科专业能力。其次,教学团队严格坚持青年教师导师指导制度,从教学基础工作做起,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吸纳青年教师参与团队教学科研项目,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4)团队尤其强调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的转化
公共管理教学团队一贯秉承“教研相长”的思路和理念,尤其强调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团队重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编写内容,如2013、2017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团队成员主编的《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共管理学》教材中,均融入了团队成员先前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团队强调科研成果向案例教学的转化,在长期调查研究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一线调研实践资料,团队将这些生动鲜活的实践资料经过整理,提升为课堂案例教学内容;团队坚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特别重视公共管理学科体系建设,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5)团队建设思路明确,保障制度健全
公共管理教学团队秉承“团队负责人总管、团队成员明确具体分工,学院支持监督”的建设思路,制定并实施了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教学科研提升制度、精品课程建设制度和科研成果转化制度等,确保公共管理教学团队的顺畅运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