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情况 >> 文章内容

教学改革成果特色

日期:2014-05-05  作者: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阅读:20

团队设置特色:

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凝聚成的一支实力雄厚、开拓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教学队伍。该团队设置的突出特色为:一、年龄结构合理。其成员从30岁到70岁,大多为3040岁的中青年教师,老中青搭配合理,充满活力,且可持续发展。二、学历、职称结构合理。10名成员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有博士学位者9人(其中4人有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人;三、学缘结构良好。10名成员分别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不同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10名教师的研究方向全部覆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所有方面。四、科研平台优越。西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属于国家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博士授予点和二级硕士授予点,本团队的成员大多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士、硕士生导师,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影响自然非同一般。五、团队协作精神强,团队带头作用突出。不仅团队的每个成员努力进取,奋发向上,成绩突出,而且整体上密切配合,团结协作,交流切磋,融为一体。带头人赵逵夫教授更是率先垂范,堪为楷模,用他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影响和带动其他成员。六、其他相关学科与中国古代文学密切配合。本校历史、文献、考古等相关专业师资力量也很雄厚,能够较好地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配合,互相促进。七、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精干的兼职教师队伍。2009年以来,文学院先后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范子烨、李蓝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徐志啸教授等国内著名学者担任文学院特聘教授,也是甘肃省高校“飞天学者特聘计划”的重要实践,对促进西北师大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有着重要的意义。

创新性改革措施:

1、把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同古代文化结合起来,结合现实,进行新的阐释。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比如赵逵夫教授结合考古资料和古代民俗资料讲解神话和辞赋,韩高年教授把古代礼俗仪式同《诗经》《楚辞》的韵诵形式相结合,马世年教授将先秦诸子与传统思想的现代化相结合,龚喜平教授将近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相结合讲解中国文学的近代化转型等等,都力图揭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厚文化蕴含和在今天的积极意义,因而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

2、把古代文学研究同地域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大西北是周人、秦人的发祥地,也是华夏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诸如《诗经》与早期周族的迁徙,《史记》《汉书》与西汉开拓西北疆域,边塞战争、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与唐代边塞诗的兴盛,敦煌曲子词与宋词的繁荣,明清时期西北诗坛的勃兴和旅陇诗人的陇上诗歌,晚清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对西北的探险侵略与近代文学等,对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西部大开发的使命感都有一定的意义。这些内容也是本团队教师的科研课题和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侧重点。

3、根据近年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一则要使学生厚基础,二则要使所学知识形成宽口径。为此,围绕中国古代文学骨干课,开设了系列限选课和系列任选课。系列限选课主要面向本专业本科生,系列任选课则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使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有深入研究的机会,又可以腾出时间来学习其他知识。

4、在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不断现代化的同时,继承中国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强调对诗文作品的熟读和背诵,使现代教学手段同传统教学方法中好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除课堂抽查外,结合课外的学术活动,组织诗词鉴赏、诗歌朗诵、作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的诵读,增强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实践性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古典文学知识的运用,如古典诗词的朗诵与古典戏剧的现代排演等;二、诗词、楹联等传统文体的创作。

关于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我们经历一个从尝试到发展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起初,曾开设“古典诗词鉴赏与创作”的课程,选修学生众多,学生的反响也很好;于是一方面引导学生开展古典诗词朗诵的活动,从1992年起,西北师大中文系每年举办一次全系性“古典诗词朗诵会”,在各班朗诵的基础上举办全系诗词朗诵晚会。2000年变为全文学院,2003年推广到全校,形成“西北师大丁香花开古典诗词朗诵会”的固定活动。同时,有关老师指导学生们的古典诗词创作,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并在学院学生刊物《先锋》和校刊《我们》上开辟“诗词之页”专栏,发表学生的优秀作品。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排演一些经典的古典戏剧曲目,并在文学院每年的“金秋文艺汇演”和全校“五四”“十一”文艺汇演中进行专场演出。这些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教学时间安排来看,针对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特点,指导性的实践活动在课堂内进行,大部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安排在课外进行。这也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展和深化。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但最初的设计理念已得到初步的效果。参加古典诗词朗诵与创作的同学越来越多,其质量也不断提高。这一打通理论与实践,沟通古今的教学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将继续进行探索与完善。

资源建设:

第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构成,结合起来讲授。分为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近代文学五个序列。关于教材,文革后我校中文系曾同北京师大、河北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大等校合作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共六册)(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陆续出版)。自用三届,后仍用朱东润主编六卷本。2003年后,文学史改用袁行霈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作品选后亦采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赵逵夫教授担任先秦部分的主编)。为了使所使用的教材与本校学生的实际相联系,与时代发展和学术发展相吻合,团队也非常重视教材的编写与建设。赵逵夫教授的《屈骚探幽》以及他参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选读》、《高等语文》等,相继成为选修课教材、参考教材和公共课教材。由赵逵夫领衔撰稿,霍旭东、伏俊琏、郭令原、韩高年等参编的《先秦诗鉴赏辞典》和《名家品诗坊·诗经》《名家品诗坊·楚辞》,赵逵夫、龚喜平、李占鹏、孙京荣参编的《元明清词鉴赏辞典》等也作为参考材料推介给学生。

第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本团队老中青骨干教师都曾长期面向中文系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文化”系列讲座,结合教学进程,分阶段有重点地讲授本课程所涉及的大家、名著、文体、思潮、流派及文学与其他艺术等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重要文学与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成为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赵逵夫、韩高年、马世年关于《先秦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稿,有6篇整理后发表于《光明日报》,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

第三,给学生创造接触前沿学术信息的条件。如利用网络搜集学术信息、邀请国内著名学者作学术报告和进行座谈等形式,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近些年来邀请来校讲学的学者有曹道衡、周勋初、卞孝萱、杨义、安平秋、杨忠、黄霖、骆玉明、谭家健、崔富章、胡明、徐公持、陶文鹏、张涌泉、刘跃进、彭林、钟振振、赵生群、方向东、郑杰文、周星、邓乔彬、虞万里、张宏生、尚永亮、王兆鹏、张新科等先生。

第四,突出地域色彩,充实教学内容。我校地处西部,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突出地方特色。如赵逵夫对陇右神话、秦陇戏剧、敦煌文献和甘肃作家的研究,伏俊琏的《敦煌赋评析》、《敦煌小说评析》,龚喜平主编的《甘肃历代诗文词曲鉴赏辞典》和《古今咏陇诗词选》,郝润华的《李益诗歌集评》,张兵、冉耀斌的《李梦阳诗选》等,作为选修课教材或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参考,对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加强开发西部文化资源的意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第五,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创作。我校师生有着旧体诗词创作的优良传统,赵逵夫、尹占华是省内外著名的旧体诗人。老教师马录程、乔先之及尹占华等都曾长期开设“诗词格律与创作”选修课,赵逵夫主编有《世纪足音——西北师大师生诗词选》,尹占华著有《诗词曲格律学》,龚喜平开设《诗词鉴赏与创作》选修课。浓厚的旧体诗词创作风气和吟诵活动,为学生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内蕴美和形式美产生了积极作用。

网络教学:

团队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引进新设备,树立新观念,丰富本科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好地促进了教学改革。如将教学中需要的背景材料、作家资料、相关图片等用幻灯片、投影仪、录像资料等形式呈现在课堂上,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得课堂更加丰富生动起来。本团队很重视网络教学,随着网络的普及,本课程的大纲、教案、课件、参考书目等逐步上网,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本团队也具备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环境和网络及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本科生的教学活动中尝试使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且通过网络对部分学生进行平时作业和论文写作的教学辅导。本团队的教学录像资料也有着较大的影响。2003年,赵逵夫教授《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录像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节录播出;20053月,他的《楚辞导读》被上海电大作为本科生的教学录像保存。 赵逵夫教授讲授《先秦文学》的教学视频也被收入超星名师讲堂。韩高年教授主讲的“战国四公子”也即将在百家讲坛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