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教育学概论校级重点课程暨精品课程网站!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国(CNKI)学术总库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新闻网
 
     
     
  课程负责人:李虎林
联系电话:13669352802
邮箱:lihulin624@126.com
 
     
  课程沿革 课程目标 知识模块 课程特色

课程沿革

我国以往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三门课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育类课程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对师资的要求,存在分量不足;课程价值与内容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教学策略、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难以有效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教育智慧、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合格专业素质的21世纪新型中学教师,学校决定对师范类专业的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于2007年制定了《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及修读要求(试行)》,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中,《教育学概论》是教师教育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一门主要课程和基础课程。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教育学概论》在所有实施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中开设,至今共有六届学生学习了该课程。

自《教育学概论》开设并被确立为精品课程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和组织下,我们就一直致力于该课程的建设和完善,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反复研讨、实际适用,征求意见和细致修改完善等步骤,建设形成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特色教材。教学大纲已由学校教务处审定,《教育学概论》教材已于2010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投入使用。该教材特色如下:(1)教材内容突破了传统教育学的边界,较充分的反映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些新理念,同时紧扣基础教育改革,体现出时代性、实践性特征;(2)教材设计了案例分析、教育调查、阅读思考、经验反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适宜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

2.组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勇于进取的教学队伍。通过在教材开发和教学研讨中的充分交流和密切合作,明显增强了教学队伍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2010确立为精品课程后,在原有教学团队基础上,新增加了3位年轻教师,即周晔副教授、白亮副教授和安富海讲师,这3位教师均为博士。这样,教学队伍就由原来的10人增加到13人,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质量。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11周《教育学概论》全体任课教师分别听了周晔、吕晓娟、王等等、王娟、李虎林、白亮、张善鑫等老师的课,并于该周五下午进行了全体教师参加的教学研讨活动。

4.建设完善教学素材,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和实践运用题,精心选择确定了教学参考资料。收集、精选、自编了一批案例,并制作成教学案例集锦,全面优化了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录制了教学视频。

5.深化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借鉴新课改倡导的教与学方式和职后教师培训的有效教学策略,积极推进教学策略的变革与创新。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对案例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对话教学、调查研究等教学策略的运用及研究完善方面。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精讲部分内容以外,积极设置问题情景,提供并分析典型案例,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对话、讨论,并主动深入的思考和探究问题,通过的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案例教学、观看教学录象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教师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6.改革教学评价。成绩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依据,所以我们在考核的实效性上下了很大功夫。我们非常注重平时成绩,尤其是学生课堂表现与作业的成绩,因为教育学概论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习者对理论的领悟和实际运用能力,而课堂表现与作业对上述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我们在期末考试中减少了知识复述内容,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经过6年多的建设,《教育学概论》课程已具有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大纲和专用教材,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学队伍,建成了较为丰富完整的教学素材,逐渐实现了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的科学、多样、有效,教学显现出参与性、趣味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学院、学校的肯定,以及其他院校同行的好评。

   
Powered by:三杯水团队
Copyright (c) 2010-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