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校数学课程指导委员会本科组指出:“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学生对它掌握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后继课程的学习,而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今后的提高和发展以及工作中的贡献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等数学I”是我院物理学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高等数学I”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我院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关系到我院毕业生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我院历来的领导和老师都非常重视“高等数学I”课程的教学工作,1972年就成立了高等数学教研室,专门负责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的制定、高等数学教材的选定和高等数学的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从1993年开始,原先的高等数学教研室经过整改,成立了理论物理研究所,进一步从事与高等数学、理论物理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3年以前,我院一直以四川大学数学系编写的《高等数学》(共4册)作为物理学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数学教材,教学效果都很好。后来,为了适应国家教材建设和本科扩招的需要,又选取各理工高校普遍采用的同济版《高等数学》(上、下)作为高等数学教材。现在该教材已经修订到了第5版,得到了各使用高校普遍的好评,同时也非常适合我院“高等数学I”的教学。
多年来,我院的高等数学教学小组始终坚持教学和科研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余天培老师编写了《高等数学自我检查试题集》,吕克璞教授出版了《微积分习题类型分析》等教材,并开发了高等数学试题库。该课程小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处理教材,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教案。从2003年开始,课程小组又开发了适用于我院物理学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该课程小组多年来一直负责着我院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并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和省级奖。
目前,该课程拥有一支年轻的、创新意识强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梯队。高水平教授坚持教学一线,起着带头示范作用。教学梯队由2名教授、1名副教授和3名讲师组成,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3人,平均年龄35岁,承担着多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项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