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国凡


基本

信息

武国凡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11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副教授

0931-7971414

 

博士

 

系主任

 

15193115309

所在院系

生命科学学院

E-mail

Wugf1971@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兰州市安宁区967

研究方向

分子生物学,分析生物化学

教学

情况

(一)   讲授的主要课程

1.基因工程 制药工程、生物技术专业课,周2学时,3届约270人。

2.分子生物学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课,周3学时,5届约400人。

(二)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实验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周2学时,5届约350人。

2.生物技术专业实习,560人;本科生毕业论文,522人。

学术

研究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甘肃省自然基金:基于基底PCR链延伸策略的DNA  电化学传感器研究3万,主持人。(20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G-四链体核酸识别、药物筛选和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50万,主持人。(2013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武国凡,等。分子生物学中小组型和演讲型学习的教学实践。科学时代,201217206-207

武国凡,杨宁,王娟。《基因工程》课程中一个章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科学时代,201213234-235

Guofan Wu, et al .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DNA biosensor based on on-substrate PCR and electrochemistry. Sensors and Actuators B,160 (2011) 598-603

Guofan Wu, et al .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β-1,3-glucanase gene from transgenic capsicums using asymmetric PCR generated by a detecting probe and an anchoring prob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0,145, (1): 1-8.

Guofan Wu, et al. An Electrochemical Assay of Β-1,3-Glucanase Gene From transgenic Capsicum Using Asymmetric PCR. Nucleosides, Nucleotides and Nucleic Acids, 2009, 28: 1051–1067.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2010,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4/8)。

22012,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6/6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