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背景
制药工程专业建设背景
国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建设制药工程专业。目前, 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20世纪50年代, 国内有关高校依据自身条件设置了相关专业, 如化学制药、抗菌素、微生物制药、精细化工、中药制药、生物化工等专业, 对制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医药工业要实现5个战略转移: (1) 从仿制到创仿结合转移; (2) 从原料药生产为主到原料药、制剂并重转移; (3) 从内销型向内、外销型并重, 开拓国际市场转移; (4) 从分散生产向集团型、规模化生产转移; (5) 从化学药为主向化学药、生物技术药并重转移。为适应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专业人才的需要, 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新设制药工程专业, 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从1999年起, 全国招收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高校有40余所, 2004年迅速增至140余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也从综合性大学扩展到一般的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
甘肃省素有中药材基因库之称, 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药材主产省之一, 全省药材品种在1500种以上, 种植面积达200万亩以上, 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 居全国药材种植之首, 尤以当归、党参、红( 黄) 芪、大黄、甘草五大道地药材而闻名, 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然而, 在甘肃省药市上地产药却较少, 众友药店经营的地产药占15%, 安泰堂不足10%, 兰州药业公司不到10%, 兰大二院占10%左右, 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只占9%, 省内其他医院也基本如此。专门从事制药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奇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校根据甘肃省中药材、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发展的需求,经甘肃省教委批准, 从2002年开始着力筹建制药工程专业。曾派出专门人员进行考察、访问, 初步制订专业建设计划, 并通过教师进修、引进人才等途径进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学校筹款和贷款等方式进行专业实验室建设。经过3年的努力, 于2005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制药工程专业学生41名, 2007年招收46名。截止2015年5月,本专业毕业生为219名,在读学生16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