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以团队带头人为负责人,组织团队教师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听课、座谈、检查、交流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保证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并通过试卷展评等方式对各门课程的考核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对试卷命题的质量和学生答题质量的评价,对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论文、设计等)考核质量的评价。
教学团队承担的每门课程必须有完整的教学大纲,并根据课程内容发展适时更新大纲内容,但必须经教学团队讨论通过,并经学院教学主管院长审核批准后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备案。
所开课程都必须精心选用或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教材原则上应使用统编教材或国家推荐教材,鼓励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二•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以及外文原版教材。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价、选用和编写制度,专业课程的教材首先由任课教师选定,经团队带头人审查同意后,再由学院主管院长审核批准。
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进度表的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文献,积极吸收最新信息,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每个章节的基本要求,明确重点、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备好每一堂课,确定教案或写好讲稿。注意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需要。
教师对课堂讨论要认真准备,精心组织。讨论时,要设法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既要允许发表不同意见,注意扶持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见解,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讨论结束时,教师应及时加以总结,深化讨论效果。
实验课程应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出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指导书,确定实验教学的具体项目和要求,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制定实验课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做出明确规定,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全面系统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