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培养
    • 培养措施
    • 培养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培养措施
  • 本教学团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长期以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 ,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逐渐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下成长起来,并成为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积极贯彻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定期听课并进行教学检查,定期进行教学和科研讨论,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公开教学。经过多年的培养和教学实践,教学团队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并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姚晓军副教授先后荣获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2012年"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2014年"第二届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GIS教育优秀论文奖"和"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之星"等奖项;李传华副教授2011年荣获"中国GIS协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武江民讲师被选为学校"第三届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和"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奖"。目前所有青年教师已能胜任全部环节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 2. 大力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目前,教学团队所有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近五年来团队成员中已有5人获得博士学位,目前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 3. 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尽快融入科研团队、确定自主研究方向、争取科研项目,提升自身科研水平。教学团队成员每人均参加有多项国家、省级、校级和横向科研项目,目前团队青年教师已有3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人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人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重点项目资助。

  • 4. 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或机构短期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姚晓军副教授2009年曾赴国际山地中心(ICIMOD)从事科研合作研究,党国锋副教授于2011年被派往北京师范大学进修。  

  • 5. 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全国GIS教学交流相关会议,与兄弟院校切磋交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青年教师李传华于2011年参加中国GIS协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荣获三等奖;姚晓军副教授于2014年参加中国GIS协会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荣获二等奖。

甘肃省教学成果奖   |  甘肃省教学名师奖 | 《遥感技术基础》精品课程  |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精品课程  |  《地图学》精品课程
版权所有: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电话:0931-7970428          管理维护: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