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要课程:1、《中国哲学史》,政法学院思政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三届300余人。2、《伦理学》,政法学院专业基础课,周3课时,五届500余人。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校公共基础课,周3学时,二届400余人。4、《伦理学》,函授本科专业课,40学时,五届700余人。5、《伦理学原理》研究生学位课,《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和全院任选课。
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包括函授生论文)30余人,共30多篇。
教学研究课题:《<伦理学>重点课程改革与建设》,政法学院2+2模式重点建设课程,本人为课程组成员。
教学论文:《<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评析》,《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教学表彰奖励:1、《伦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获2005年西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三等奖即教育厅级奖,本人为课程组成员。2、《伦理学》教学课件获2004年西北师范大学第一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本人为成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