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北 师 范 大 学

 

2011年校级重点课程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申 报 表

 

所属学院(盖章): 政法学院
课     程     名    称: 中国哲学史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哲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中国哲学史
课   程   负   责 人: 任万明
申     报     日    期: 2011.4.6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任万明

性别

出生年月

1974.11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3679404068

学  位

博士

职  务

 

传 真

0931-7971218

所在院系

政法学院哲学系

E-mail

renwanm@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730070)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哲学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要课程:1、《中国哲学史》,政法学院思政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三届300余人。2、《伦理学》,政法学院专业基础课,周3课时,五届500余人。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校公共基础课,周3学时,二届400余人。4、《伦理学》,函授本科专业课,40学时,五届700余人。5、《伦理学原理》研究生学位课,《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生专业基础课和全院任选课。

        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包括函授生论文)30余人,共30多篇。

        教学研究课题:《<伦理学>重点课程改革与建设》,政法学院2+2模式重点建设课程,本人为课程组成员。

        教学论文:《<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评析》,《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教学表彰奖励:1、《伦理学课程改革与建设》获2005年西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甘肃省三等奖即教育厅级奖,本人为课程组成员。2、《伦理学》教学课件获2004年西北师范大学第一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本人为成员之一。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科研课题:《 “以理杀人”论——戴震批判理学思想研究》,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2011-2013年,主持。

        学术论文:1、《戴震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新诠释》,《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2、《戴震对意见之理的批判》,《学理论》2009年第9期。3、《论人的道德需要》,《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4、《戴震对理欲关系的辨正》,《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5、《论道德规范确立的缘由》,《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从朱熹到王阳明——理性自觉原则向意志自愿原则的转换》(论文)获甘肃省第十届社科成果三等奖,本人独立完成。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陈晓龙

性别

出生年月

1962.7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学  位

博士

职  务

副校长

传 真

 

所在院系

政法学院哲学系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730070)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要课程:1、《中国哲学史》,政法学院思政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一届120余人。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全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周2学时,四届300余人。3、《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原著选读》、《先秦诸子》等研究生学位课、研究生专业选修课。

        实践性教学:多次赴本科生实习基地考察指导工作。

        教学研究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机制研究》,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主持。

        教学论文:1、《地方高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甘肃日报》理论版,2006年6月7日。2、《战略目标与具体任务的高度统一》,《甘肃日报》理论版,2006年11月29日。

        教学表彰奖励:1、“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2005年。2、《发挥人文学科优势,构建面向21世纪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科研课题:1、《中国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机制研究——基于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ZX053),2008年,主持。2、《甘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2008年,主持。3、《甘肃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策研究》,甘肃省软科学项目(0805ZCRA103),2008年,主持。4、《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化奠基研究》,甘肃省高校创新平台专项支持计划项目,2008年,主持。

        学术论文:1、《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2、《以<论语>论“命”为例探讨孔子思想的内在超越性》,《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3、《论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南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4、《略论梁启超历史进化论及其动力因》,《五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5、《<反杜林论>“概论”部分的逻辑结构及现代意义解读》,《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学术研究表彰奖励:2008年1月省委宣传部授予“甘肃省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乡镇、入社区’战役先进个人”。

2. 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贺更粹

性别

出生年月

1969.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5095361896

学  位

博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政法学院哲学系

E-mail

hegengcui@126.com

通信地址(邮编)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730070)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哲学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要课程:1、《中国哲学史》,政法学院思政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二届110人。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校公共基础课,周3学时,二届550人。

        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包括函授生论文)10余人,共10多篇。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论文:1、《“礼乐教化”考》,《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4期。2、《<礼记>“礼者理也”说初探》,《理论月刊》2009年第4期。3、《墨子“非乐”观新透视》,《理论界》2009年第4期。4、《“纪念石峻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5、《高校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完善主体性的适应指向》,《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

 

 

2. 主讲教师情况⑶

2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张美宏

性别

出生年月

1974.4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8709493658

学  位

博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政法学院哲学系

E-mail

philozhang@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730070)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哲学

2⑶-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要课程:1、《中西文化比较》,全校通识课,周4课时,二届345人。2、《中西文化精神》,全校通识课,周4学时,三届680余人。

        实践性教学: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包括函授生论文)10余人,共10多篇。

2⑶-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学术论文:1、《孔孟论人的两个视域及其内在困难》,《人文杂志》2009年第6期。2、《<易传>中“命”对“生”和“性”的统摄》,《周易研究2008年第6期。3、《哈贝马斯合理性概念的价值追求——兼评康德、罗尔斯义务论的有限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 第3期。4、《孟子仁政说的正己去治化基质》,《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5、《切“己”与“尽己”——孔子“仁”学诠释的内在进路》,《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任万明

1974.11

副教授

中国哲学

主讲教师

陈晓龙

1962.07

教 授

中国哲学

主讲教师

贺更粹

1969.10

副教授

中国哲学

主讲教师

张美宏

1974.04

副教授

中国哲学

主讲教师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

        该教学队伍主要由四人组成,知识结构比较合理。其中,任万明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陈晓龙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与中国近现代哲学。贺更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与宋明理学。张美宏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与中西文化比较。四人的知识结构基本覆盖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各个方面,可以优势互补。该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比较高,均为博士。年龄结构分别为39、49、37、37岁,中、青年教师相互结合。四名主讲教师硕士、博士阶段所攻读的高校涉及兰州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学缘结构较为合理。师资配置情况较好。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教研活动:近五年来,该教学队伍的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主要有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近现代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等,提出的教改项目主要有《中国哲学史课程改革与建设》,措施主要包括制定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修订教学大纲和教案,制作课件,组织课堂讨论,贯彻参与式教学方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小组的教研活动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1)改革教学内容。由于历史原因,以往曾经在中国哲学史教学领域笼罩着一种“唯物”与“唯心”二分法的思路,形成了贴“标签”的思维定势,此种做法不能客观反映中国哲学的面貌。面对存在问题,本课程小组展开讨论,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适当更新。此外,近十几年来,海内外的中国哲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例如“郭店楚简”有关儒道文献研究具有突破性进展。对此,本课程小组在教学中都尽可能予以吸收,从而使教学内容焕然一新。

        (2)改革教学方法。针对以往本科教学“满堂灌”的问题,本学科群体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压缩讲授内容,留出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后,本课程小组各成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研究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改活动,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3)倡导学生阅读原典。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只读教材而不重视对原典阅读的状况,本课教师大力提倡中国哲学原典的阅读与学习,不仅努力讲好与“中国哲学史”课相配套的“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课,而且还开出和即将开出《<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宋明理学》等专门阅读几部重要中国哲学原典的专业课。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力地推进了学生们对中国哲学原典的阅读与理解。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1)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尤其是投到名师门下学习。

        (2)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2009年4月至6月、2011年3月至5月,本课程组两位教师先后赴台湾辅仁大学访学。不定期召开教研室的教学研讨会,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类和教学类会议,通过这些活动,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水平、教学水平。

        (3)通过集体听课,了解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给予现场 指导。通过座谈等形式,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经验交流和针对性培训。青年教师之间也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学院培养了一些教学理念先进、业务水平好、专业素养高、教学成果丰实的青年教师,为学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中国哲学史》课程在 20 世纪 80年代初作为西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开设,周4学时,一学期共72学时。1996 年政治教育系改为政法系,该课程保留了原来的设置。2000 年底,政法系与马列教学部合并为政法学院,下设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社会工作、管理等系,在 2001 年新的教学计划中,该课程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72学时),主讲教师主要有陈晓龙、任万明、张美宏等。 2003 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政法学院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的基本思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决定实行“2+2”本科培养模式,该课程与西方哲学史合为一门课程《中西哲学史》,近5年一直为思政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中国哲学史》部分周3学时,共54 学时。2009年,政法学院哲学本科专业开办,《中国哲学史》拟作为核心主干课程在大二至大三阶段开设,初步定为周4课时,全学期72课时,《中国近现代哲学》随后开设,从而使哲学本科生对于中国哲学发展演化的历程有一个整全的了解和理解。本课程主讲教师曾对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行了集体讨论,达成了一些共识,拟在近几年内致力于更新教学内容、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革新考试方法,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和相互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4.课程描述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主干必修课,《中国哲学史》课程在哲学专业学生和相近专业学生的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本课是哲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理论课,一个中国的哲学学者必须对于自己民族的哲学发展有系统的了解和把握。本课为非哲学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并训练其理论思维能力。本课致力于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知识与思维方式,进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交叉与比较研究,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展望未来社会,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书面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中国哲学史的课程定位及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体会中国哲学自身的特点,把握中国哲学的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从中西哲学对比的角度来思考哲学问题的共性和个性,了解人类思维的一般发展规律和中国理论思维的特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本课的主旨在于对自先秦至近代的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与主要环节作出总体性的说明。全课的知识模块的顺序由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所规定,主要是一种历史的顺序。全课包括6编,共讲授72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讲授24学时;第二编:两汉时期的哲学,讲授6学时;第三编:魏晋时期的哲学,讲授6学时;第四编:隋唐时期的哲学,讲授6学时;第五编:宋明时期的哲学,讲授22学时;第六编: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讲授8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的重点:了解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握历史上主要哲学家的基本思想(特别是这些哲学家的基本问题、主要范畴与命题)。

        本课的难点:由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所决定,本课程对学生关于古文献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自身的史学修养,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修养要求较高;同时在西方哲学及文化占据主流的背景下学习中国哲学,就必须通过与西方哲学的对比来关照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变,因此对学生的西学功底亦有较高的要求。

        解决的办法:加强学生对于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理解,同时尽可能在中西对比、古今对比的框架内深化学生对于教材及本课程内容的把握。同时坚持历史主义方法,把中国哲学史放到具体的中国历史环境中来加以疏理与解读。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本课作为哲学专业基础课,本不含有实践教学内容,但在本课教师的教学中也努力赋予了一些带有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这就是课程论文与课堂讨论。开学授课之初,主讲教师即在将要讲授的内容中,选择一篇或几篇代表性原典,要求同学们进行认真的阅读,同时又规定一个总题目,要求同学们结合教师的课堂讲授和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总题目下自设一个小题目,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型论文。课程论文可以发表一偏之见、相反之论,但不要脱离总题目,不要大而空,更不可抄袭。在对全部课程论文进行批阅后,组织同学们进行课堂讨论,开展交流。同时,我们拟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与哲学家有关的遗迹,在怀古之中加深对中国哲学精神的体认,这也是本课的特色之一。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的使用与建设:近几年来,中国哲学史方面出版了几部比较好的教材。我们曾经向学生推荐由冯达文、郭齐勇教授主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该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这部教材与国内同类其他教材相比,不再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军对战的僵硬框架来解读、诠释中国哲学历史,而注重对中国哲学的自身特色、自身智慧作出阐发,特别是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作了阐发和评价。这部教材对中国哲学发展史中重要的思想、论题、概念、范畴,作了细致明确的分析和阐释,学生们读后能够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把握。在新教材出版后不久,郭齐勇教授主编的《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由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两部教材可以很好地配合使用。我们还通过网站和邮箱,给学生提供一些原典的电子文本,或者给学生拷贝一些电子文献。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本课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而且还指定进一步阅读文献和参考书目。进一步阅读文献和参考书目包括两类:①与本课教学进程相关的中国哲学通史或断代史名著,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等,作为本课教材之补充,以扩大学生的视野。②结合课程论文的写作,布置学生认真阅读历史上哲学家的某些原著及相关文献资料,如《论语》、《老子》、《正蒙》、《明夷待访录》等及相关资料,使学生学会查找资料、阅读原著、活用知识,开展初步的科研工作。

        实践性教学环境:政法学院资料室不断积极购置新书,并对本科生开放,本科生可进入资料室直接查找有关文献资料。

        网络教学环境:政法学院提供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该课程已制作出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并已运用于教学实践。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在教学中采用的基本方法:(1)重点讲授与一般介绍相结合。由于中国哲学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发展,所取得的哲学创造与积累的思想资料非常丰富,要在54个学时内系统地讲完全部中国哲学历史,确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在讲授中采用重点讲授与一般介绍相结合的方法,着重讲授重点人物的重要思想,要求学生着重理解、把握这些内容;而对于其他内容则作简略的介绍,使学生知其大概,仅作一般性了解,但又便于今后作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2)课堂讲授与课后自学相结合。要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搞好课堂讲授无疑是必要和重要的,但仅仅靠课堂讲授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后抓紧时间,搞好自学。特别是课程论文的写作主要安排在课下进行,要求学生自觉阅读原著,学会查找、搜集相关资料。(3)把握知识与学会思考相结合。学习中国哲学史,当然首先需要有必要的知识积累。因此,我们很强调对于基本知识的把握,很重视对于原著原典的研读,反对那种脱离文本的空说和妄解文本的胡说。但同时,学习中国哲学史,还需要对前人的思想作新的反思、新的解释。因此,我们又很强调要学会解读文本,很重视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努力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4)教学问与教做人相结合。中国哲学智慧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点,就是要通过学习哲学来提高境界、涵养人格。我们强调把中国哲学的这一特点和优点贯穿于本课教学中,强调学习中国哲学史,不仅在于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于学会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

        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与教学改革:(1)要求学生学会上网检索资料,为课程论文的写作收集相关文献。(2)建立本课网站,上传原典和专业论文,发布学术热点问题讨论情况,介绍重要会议及其成果。同时拟建立师生交流平台,通过学生与教师的网上对话,更加密切师生间教与学的交流。(3)本课程主讲教师充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采取多媒体课件辅助讲授。目前,已按照中国哲学史的基本内容框架,制作了所有章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而节约了以往的板书时间。

        在考试中采用的基本方式:在考核方式上一改过去单纯一张考卷定成绩的作法,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将书面成绩与口头成绩相结合,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最终成绩。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本课程具有良好的师资力量。教师备课认真,授课尽心,编写了系统的教学大纲,制作了完整的电子课件,编撰了详尽的教案。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生动灵活,教学过程精益求精,力图把理论学习和素质拓展相结合,专业训练和个人成长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得到校内外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较好评价。几年来,学生对本课程的评教均为良好以上。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

        (1)完整与重点相统一的教学内容。本课以儒佛道三教哲学并重为主导,并且尽可能论及有关民间哲学,以达到相对完整的目的。基于课时的限制,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主要是围绕儒家哲学、道家与道教哲学、佛教哲学的发展脉络展开。

        (2)较为独到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法。本课把课堂讲授与课程论文、课堂讨论结合起来,把学习教材与研读原典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与培养学生合理能力结构结合起来,把教学问与教做人结合起来,从而使本课在教书育人上发挥了多功能的积极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经典文献理解能力的导向。本课通过对于文献的阅读、讨论和在此基础上撰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加强学生对于思想本身总体把握和深度理解的能力。

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本门课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了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相当成熟的课程结构、相对完善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风格,同时也在不断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特别是在宋明理学的课程教学中,依托较为强大的科研实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受到学生和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处于较高水平。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教材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哲学史》教材虽然很多,但很难说有公认的好教材。我们计划在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在2011年内,争取写出一本适用于教学的教材。年前由陈晓龙教授牵头,分派几位课程组成员分头撰写了初稿,目前已进入通稿阶段。

        (2)尚未有配套的“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作为基础教学,必须培养学生重视经典著作的学习。未来我们将在这方面多加努力。

        (3)如何更好地发挥本课程的辐射作用,传播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课程在这方面还需要做些探索。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总的目标是把它建设成为一门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具体目标主要是,改革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学术性、前瞻性。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即把基础理论教育与学术前沿问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当前国际国内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性修养结合起来;把本科教学与哲学专业硕士点的建设衔接起来。

        课程建设的具体步骤:第一阶段:精选教学内容。不同教材的内容体系编排差距很大,有些版本内容需要更新;有些版本内容过于抽象;有些版本内容安排不够合理等。为了把最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课程小组成员拟经过多次讨论,精选出若干需要重点讲授的教学内容,以哲学人物为主,以点带面,避免面面俱到,语焉不详。第二阶段:制定教学大纲。根据精选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完整严密的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的执行标准。第三阶段:集体讨论备课,做到资源共享。课程小组对每一章教学内容进行讨论,集大家之所长,写出电子教案,供教学使用。第四阶段:征求专家和学生的意见,再次修订教学大纲,并外请专家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估。拟在期末考试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问卷调查,根据来自不同方面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大纲再次进行调整和修订,增删部分内容。第五阶段:在修改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新制作多媒体课件。

        目前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均已上网,下一步计划在三年内完善本课网站,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实现本课程教学的CAI课件的完善和上网,建设成一个资源较丰富、功能较完备、在同行和学生心目中较有吸引力的课程网站。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11年,建立本课网站,课程基本资源上网;2012年,本课第一、二编授课录像上网;2013年,继续完善本课网站,本课第三、四编授课录像上网;2014年,进一步完善本课网站的各项功能。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课程负责人简介;主讲教师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选刊;教学课件等。

        http://jwl.nwnu.edu.cn/jpkc/2011/zgzxs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 学院的政策措施

7-1所在学院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

        政法学院自2003年以来为支持和鼓励全院教师重视本科教学,不断改善本科教学条件,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制定了《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本办法自实施以来,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肯定,促使学院的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数量与建设质量不断提高。本《管理办法》为推动全院本科教学质量更上新台阶产生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学院教师普遍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在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精品课程。

7-2对本课程后续建设规划的支持措施

        政法学院为进一步支持《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将采取以下得力措施:

        (1)委托相关专业的教师多方了解国内中国哲学史教学科研的动向,据以及时购置相关书籍和电子文献。

        (2)适当提供经费,支持哲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促成哲学专业教师与本科生和硕士生交流谈心,教学相长。

8. 说明栏

 

9、学院推荐意见

 

 

 

 

 

 

 

 

 

 

 

 

 

 

 

    学院盖章                                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