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

课程建设立项项目结项书

    

立  项 名 称:   校级精品课程    
课 程 名 称:   《中国哲学史》       
    课程负责人:   任万明       
所 在 单 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 系 电 话:  13679404068   
电 子 信 箱:   renwanm@163.com  
立 项 时 间:   2011.4.   
填 报 日 期:  2013.11.15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基本

信息

姓名

任万明

性别

出生年月

1974.11

职称

副教授

职务

 

学历

研究生

电话

13679404068

电子信箱

renwanm@163.com

立项

以来

教学

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1、《中国哲学史》,政法学院思政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一届60余人。

2、《伦理学》,政法学院哲学专业基础课,周3课时,二届100余人。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校公共基础课,周3学时,三届400余人。

4、《中国伦理思想史》,哲学专业限选课,周2学时,三届120余人。

5、《伦理学原理》,研究生学位课,周3学时,三届100余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1、指导2011届思政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4人。

2、指导2012届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3人。

3、指导2013届思政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2人。

4、指导近3届函授生本科毕业论文,6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员之一。

 

立项

以来

学术

研究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戴震批判宋明理学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2年—2015年,主持。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1、《戴震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新诠释》,《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10年第3期全文转载),独立作者。

2、《对代理孕母现象的伦理反思——基于不孕夫妇的视角》,《新西部》2010年第11期,第一作者。

3、《戴震对理欲关系中理的辩正》,《丝绸之路》2012年8月第16期,独立作者。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1、《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转换》,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三等奖,甘肃省教育厅,独立作者,2010年8月10日。

2、《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表述和逻辑描述研究》,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甘肃省教育厅,第5作者,2012年8月31日。

 

 

二、课程组成员情况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陈晓龙

1962.7

教  授

主讲教师

贺更粹

1969.10

副教授

主讲教师

张美宏

1974.4

副教授

主讲教师

 

立项

以来

教学

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贺更粹:

1、《中国哲学史》,政法学院思政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二届110人。

2、《中国哲学原著选读》,政法学院哲学专业基础课,周3学时,二届50人。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校公共基础课,周3学时,二届550人。

张美宏:

1、《中国哲学史》,政法学院哲学专业基础课,周4学时,二届50人。

2、《中西文化比较》,全校通识课,周4课时,二届345人。

3、《中西文化精神》,全校通识课,周4学时,三届680余人。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校公共基础课,周3学时,一届150人。

5、《中国哲学史》、《中西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专题研究》,研究生专业必修课,均为周3课时,三届100余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1、贺更粹: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包括函授生论文)10余人,共10多篇。

2、张美宏: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包括函授生论文)10余人,共10多篇。

 

主持或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立项

以来

学术

研究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1、陈晓龙:《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机制研究》,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甘肃省教育厅,2011年,主持。

2、张美宏:《儒家生命哲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2年—2015年,主持。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

1、陈晓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忧患意识探析》,《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独立作者。

2、陈晓龙:《中国古代家训与个体品德培育问题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一作者。

3、陈晓龙:《非正式制度在古代个体品德培育中的作用》,《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独立作者。

4、贺更粹:《“礼乐教化”考》,《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4期,独立作者。

5、贺更粹:《和:<礼记>礼乐教化的旨归》,《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独立作者。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

        贺更粹:《和:<礼记>礼乐教化的旨归》,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独立作者,2013年3月。


三、总结报告

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包括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条件改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等)

        立项以来,课程组成员任万明、贺更粹、张美宏均为本科生开设过《中国哲学史》。课程组成员备课认真,授课尽心,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授课教案,改进教学课件,交流教学心得。几位教师教学方式生动灵活,教学过程精益求精,力图把理论学习与素质拓展相结合,专业训练与个人成长相结合,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其一,精选教学内容。目前通行的几种《中国哲学史》教材观点陈旧,内容芜杂。为了把最精华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课程小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精选出若干需要重点讲授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力图引导学生把握中国哲学史的核心概念、主要命题、发展脉络、逻辑结构。课程组还尽可能吸收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从而使教学内容焕然一新。

        其二,改进教学理念。一是摆脱了意识形态和左的思想的束缚。二是尽可能吸收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三是倡导学生阅读元典。课程组力图把基础理论的讲授与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结合起来;把“坐而论道”与社会关切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和心性修养结合起来;把本科教学与哲学专业硕士点的建设衔接起来。

        其三,改革教学方法。鉴于以往本科教学“满堂灌”做法带来诸多弊端,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做法,压缩讲授内容,留出时间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给学生适当播放经典诵读、名家讲座,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启发学生思考。

 

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做法

        其一,开设同类选修课程,助益主干课程教学水平。《中国哲学史》校级精品课程立项之日,正是我院哲学系哲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首次开设一系列专业课之时。为了配合和强化《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几位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开设了与《中国哲学史》密切相关的《中国哲学原著选读》、《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西文化精神》、《中西文化比较》等选修课程。实践证明,相近选修课程的开设,对于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大有补益。

        其二,引领学生阅读元典,深度领悟专业知识。本课的难点是学生没有古文献的理解能力,惯于接触二手资料,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总是浅尝辄止。针对以往教学中学生只读教材而不重视元典阅读的状况,本课教师大力提倡中国哲学元典的阅读与研讨。通过网站和邮箱,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元典的电子文本,拷贝了一些电子文献。本课教学为学生指定了进一步阅读的元典和专著,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扩充性资料。同时,通过布置课程论文,逼迫学生解读文本,初步培养起学生阅读元典的意识和能力。

        其三,关注个别学生的专业天赋,引导个别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们发现,每个班级中,总有个别学生对于中国哲学情有独钟,学有所长。课程组几位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总是格外关注,着力引导。平时,鼓励他们阅读专著、课堂发言、撰写论文、报考名校。教师的这种关注和引导,对于这些学生本人的学生方向和学习方法具有明显的正面影响,这些学生在课内外的良好表现,对于其他学生倾心学习本门课程又具有强劲的示范效应。

 

课程资源上网情况

        在近两年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案、教学课件均有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最近完善网站时,很多栏目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和改变,充分体现了课程组各位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等对于学生学习本课程至关重要的一些课程资源均已上网,并且十分详尽。

        本课程网站上传了很多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元典、专著、教材、论文以及音频资料,成为学习本课程的有力补充和得力帮手。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其一,《中国哲学史》教材虽然很多,但很难说有公认的好教材。目前我们还没有确定一个最佳教材,难以约束学生很好地完成预习复习任务。专著性的教材,不免带有明显的个人学术倾向性;合编性的教材,又因为众口难调,一些顶级专家不愿意参与编写。所以虽然本学科不乏学术精英,但缺乏优质教材。

        其二,在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联系相结合方面我们还做得不够,对有些哲学人物思想的把握仍然欠缺高度和深度。中西比较、古今对照地展开研究和讲授,这对于教师来说有很大难度,日后我们在这方面尚需付出更多的心力。

        其三,学生们积极主动阅读专业书籍、思考专业问题的意识不够,学习方法不佳,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偏低。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专业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写作学术论文的意识和能力较为匮乏。

 

今后的努力方向

        其一,尽快修订教学大纲,完善授课教案和教学课件,充实课程网站,形成本课程比较成熟稳定的讲授范围和讲授思路。

        其二,发挥主讲教师在《中国哲学史》某一板块或某一问题域方面的优势,举办专题讲座,作为《中国哲学史》课程的补充。

        其三,每一位课程组成员不仅要努力讲好与《中国哲学史》课相配套的《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课,还应该开出专门阅读某一中国哲学元典的专业课,以推进学生们对中国哲学元典的阅读与理解。

 

 

四、学院支持情况

学院在课程建设中给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过程中,学院主管领导在不同的场合听取了建设进度和面临难题,并在资料室图书资料采购、多媒体教室排课等方面给予了精品课程较大的支持。

 

 

五、经费开支和预算

经费来源

额度(元)

总计(元)

学校建设经费

8000

8000

 

学院配套经费

 

其他

 

支  出  科  目

金 额(元)

用   途   说   明

网站建设

2000

课程网站的建设、维护和修改

图书资料

3000

采购中国哲学史经典文献和研究性著作

办公用品

3000

改善课程组教师的备课条件和授课设备

 

 

 

合  计

                            8000元

预算科目

金 额(元)

用   途   说   明

网站建设

2000

课程网站的建设、维护和修改

图书资料

3000

采购中国哲学史经典文献和研究性著作

办公用品

3000

改善课程组教师的备课条件和授课设备

 

 

 

合  计

                          8000元


六、专家鉴定(一)

专家

鉴定意见与结论

 

姓名

 

职称

 

所从事的专业

 

工作单位

 

 

对课程建设工作的鉴定意见(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师资队伍的鉴定意见)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专家鉴定(二)

专家

鉴定意见与结论

 

姓名

 

职称

 

所从事的专业

 

工作单位

 

 

对课程建设工作的鉴定意见(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及师资队伍的鉴定意见)

 

 

 

 

 

 

 

 

 

 

 

 

 

 

 

 

 

 

 

 

 

 

 

 

 

 

 

 

 

 

 

 

 

 

 

 

 

 

 

 

 

 

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七、学院自评意见

结论

□建设富有成效,同意结项  □建设力度不够,暂缓结项

□未开展建设,不同意结项

意见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八、学校评估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                             年    月    日

 

九、学校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