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课程简介
     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
     教学大纲
     教学课件
     参阅书目
     复习辅导
◎ 首页 >> 教学大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一章 哲学概论

    教学要点:

    哲学以及哲学的文化本性、哲学的功能、哲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哲学的功用和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哲学史中不同的哲学观及其历史演变。哲学教育与教化。

    教学时数 :

    8 学时

    教学方法:

    以系统讲授为主,在开拓学生哲学视野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讨论和写小论文的方式,来领会“什么是哲学”的问题。

    教学内容:

    基于人们开始学哲学时往往要首先问 " 学哲学有什么用 " ?这实际上是由于不了解哲学的本性,而把哲学和与其它具体学科的作用相混淆。因此,本章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哲学不是什么和哲学是什么,阐明哲学既是是一种求知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既有它的基本规定,也有它的历史表达;既有自身的一般思维原则和实际功用,也有通过各种哲学理论而表现出来的具体运思形式和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据此,那种以对某一种哲学的理解来取代对整个哲学的理解并使之绝对化的做法只能导致哲学的枯竭。而且也只有在对哲学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才能 "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 。并以自觉的哲学意识来指导学习和生活。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的文化本性

    •  哲学的发生与哲学智慧

    “哲学” — 词源考证。哲学源于惊讶 —— 对大自然的奥秘、对自身的奥秘(常识谬误、未来企望、理性狂妄)的惊讶。惊讶产生智慧。智慧与聪明。哲学智慧之“聪明”是以逻辑整合、理性思考、合理建构的方式来表达人的经世之道和生存技巧。

    智慧不可企及只可追求 —— 作为爱智慧学问的哲学由此产生。

    二、“什么是哲学”的问题分析 —— 哲学不是什么和哲学是什么

    哲学不是什么 —— 哲学与宗教、艺术、科学等文化形态的区别与联系。

    哲学是什么 —— 哲学的历史界定。

    哲学对象意指哲学所要把握的整体理论目标,这是不论哪个时代哪种形态的哲学都要关注的问题。由此形成不同的哲学观。本体论哲学观。认识论哲学观。语言论哲学观。文化批判论哲学观。实践论哲学观。境界论哲学观。

    三、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世界观及其思想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对哲学的基本界定。世界观哲学的基本问题 ——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辩析。哲学的党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哲学的思维方式、任务与功能

    一、哲学思维方式

    常识与常识经验思维、经验理性与科学思维。思辩理性与哲学思维。

    哲学是一种着眼于人类生活整体的总体性思维方式。哲学的思维特点是着眼一般、驾驭无限。

    二、哲学的基本任务

    哲学的任务在于:追究并反思人类全部知识的真实基础;洞察并深思人类生活信念存在的根据;审视并探索人类处境和历史趋势以及社会进步的尺度;检讨并评价真善美的标准;通过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理论之点和价值依托。

    三、哲学的功能

    哲学具有反思批判功能;预见实践功能。

    第三节 哲学的文化本性

    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作为一种最高智慧,它既不同宗教意识,也不同于实证知识,作为一种超越意识,它从总体上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和体现时代的本质特征,是文明活的灵魂。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民族性和超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的特点。

    二、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哲学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理论表达和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这一本性根植于人的精神维度的二重性。

    •  哲学是高远的人生境界

    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境界。哲学作为爱智慧的学问,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能力,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人品,一种人格,一种境界。

    第四节 哲学学习与哲学教育

    •  学哲学有什么用?

    哲学的本性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哲学不是经验之用,从对人的精神有所归依这一点来说,哲学之用可谓是大用。

    •  学习哲学的方法:

    推敲、分析、区别、制定并掌握基本范畴;掌握不同哲学学形态的内在逻辑、价值取向和文化意蕴;理论联系实。

    三、哲学教育与教化

    哲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学习掌握已有的哲学理论成果,学会使用哲学思维的方法,把哲学所提供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在按照真善美的哲学理念塑造自己的同时来积极创造适合人类自己的理想生存的社会。

    哲学教化 ——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本章考核要求:

    识记: 世界观哲学对哲学的基本规定。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基本观点和发展阶段。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基本观点与发展阶段。哲学的党性原则。

    领会: 世界观与世界观哲学的基本内涵。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与意义。哲学的党性与阶级性。

    分析:哲学世界观与宗教、艺术等区别与联系。哲学与各种实证科学的关系。哲学思维与经验常识思维、科学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 哲学文化精神与人类生活的意义性。学会哲学地思。

    思考题:

    1 、什么是哲学?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规定性

    2 、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 、如何理解哲学思维方式与常识思维、科学思维的不同?

    4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怎样学习哲学?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技术支持: 链接工作室   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