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原子世界探幽”科技创新团队活动安排
为了更好的开展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本团队在上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摸索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本学期的活动作了新的调整和安排,具体如下:
- 专业基础知识培训
针对学生缺乏基本的原子物理学基础知识、量子力学知识(特别是2年级学生)、基础性光谱实验知识及理论计算所需计算机知识等方面的问题,本学期安排了一下六个方面的专题讲座,具体安排如下:
授课教师 |
内容 |
参加人员 |
时间和地点 |
授课次数 |
颉录有 副教授 |
原子结构基础概念及理论 |
2-3年级成员 |
星期六
9:00-11:00 |
2次 |
丁晓彬 副教授 |
计算机在原子物理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
2-3年级成员 |
星期六
9:00-11:00 |
1-2次 |
张登红 副教授 |
量子力学初步及在原子物理中的应用 |
2-3年级成员 |
星期六
9:00-11:00 |
2次 |
苏茂根 副教授 |
激光等离子体光谱技术及其实验观测 |
2-3年级成员 |
星期六
9:00-11:00 |
2-3次 |
符彦飙 副教授 |
原子结构与光谱理论计算方法 |
2-3年级成员 |
星期六
9:00-11:00 |
2次 |
董晨钟 教授 |
原子物理前沿研究进展介绍 |
2-3年级成员
小组研究生 |
星期六
9:00-11:00 |
2次 |
注:授课时间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协调,但授课前教师需提前通知学生。
授课之前教师需准备好授课资料并负责联系好投影仪和授课地点,整个授课过程结束之后请及时通知下一个授课教师并将相关的授课资料发送一份给到xiely@nwnu.edu.cn。
集中授课是每周一次,如有特殊情况或逢节假日顺延到下周进行。
- 科研实践
请各位指导教师切实安排好2-3年级创新团队成员平时的科研训练工作,给各自负责指导的学生安排好任务和工作,并制定好科研工作计划,指导学生学期结束时按时完成“学年论文”并在下学期开始时顺利完成一篇科技小论文,为下学期本科生的科技论文竞赛作准备。
创新团队成员分组名单
指导教师 |
成 员 |
颉录有 副教授 |
何慧贞(3), 段超(3),曹世权(2),马利峰(2) |
丁晓彬 副教授 |
王梅(3),马秀花(3),鄢建军(2),马金鹏(2) |
张登红 副教授 |
潘亚利(3),杨金昌(3),于建强(3),杨启华(2) |
苏茂根 副教授 |
张自忠(3),张万亮(3),马金鹏(2),马晓明(2) |
符彦飙 副教授 |
李文洁(3),殷耀鹏(3),张传业(2),马俊彪(2) |
注:(3)表示三年级,(2)表示二年级
- 学生要求
- 团队成员需积极、按时参加授课,学期结束时授课教师对学生的上课情况作出评价。
- 团队成员需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学期结束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科研实践工作作出评价。
- 学期结束时团队成员需提交总结报告一份。
- 学期结束时根据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的评价,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成员作出综合评价并作为下一学期团队人员调整的重要参考,并对不适合本团队的成员进行劝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