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申报表 | 课程简介 | 课程特色 | 课程建设 | 课程团队 | 教学改革与研究 | 拓展共享资源 |
| 教学大纲 | 教学日历 | 电子教案 | 教学课件 | 全程教学录像 | 教学评价 | 学生参与式研讨教学 | 历届优秀课程论文展评 |

 

 

 
数学的创作绝不是单靠推论可以得到的,首先通常是一些模糊的猜测,揣摩着可能的推广,接着下了不十分有把握的结论。然后整理想法,直到看出事实的端倪,往往还要费好大的劲儿,才能将一切付诸逻辑式的证明。这过程并不是一蹴可几的,要经过许多失败、挫折,一再地猜测、揣摹,在试探中白花掉几个月的时间是常有的。
——哈尔莫斯
 
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拉普拉斯
 
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维特根斯坦
 
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华罗庚
 
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纳皮尔
 
以我一生最好的时光追寻那个目标……书已经写成了。现代人读或后代读都无关紧要,也许要等一百年才有一个读者。
——开普勒
 
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拿破仑
 
数学之所以比一切其它科学受到尊重,一个理由是因为他的命题是绝对可靠和无可争辩的,而其它的科学经常处于被新发现的事实推翻的危险。…。数学之所以有高声誉,另一个理由就是数学使得自然科学实现定理化,给予自然科学某种程度的可靠性。
——爱因斯坦
 
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象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丘成桐

 

 

 

课程团队成员
  主讲教师 唐荣安 副教授
  1.个人简介
 
姓 名 唐荣安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9年8月
最高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籍 贯 甘肃省合水县
学 位 博 士 职 务 电子信箱 Tangra79@163.com
所学专业 理论物理
研究方向 等离子体物理
  2.教育背景及主要工作经历
    1998.9—2002.7, 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取得学士学位,2002年7月被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
      同时留校任教。
    2002.9—2005.7, 在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师从薛具奎教授攻读应用
      数学专业硕士学位,于2005年7月获理学硕士学位,其间在本院任教。
    2005.7—2007.9, 在本院任教。
    2007.9—2012.6, 在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师从薛具奎教授攻读原子
      与分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于2012年6月获理学硕士学位,期间在本院任教。
    2012年7月—今 在本院任副教授
  3.教学工作
      主授本科生课程:力学基础、数学物理方法、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大学物理、
    非线性物理及研究生课程“混沌动力学”。
  4.获得的教学表彰与奖励
    [1] 第八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1年)
    [2] 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竟赛获得2009年甘肃省二等奖一项。
    [3] 指导大学生于2009年获西北师范大学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一项。
    [4] 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星计划
  5.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与科研项目
    [1] 主持西北师大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非线性现象和动力学
      控制研究”(2011-2013,编号NWNU-LKQN-10-27)。
    [2] 主持完成西北师大青年教师研究基金“超冷原子气体集体激发研究”(2008-2010,编号
      NWNU-LKQN-08-4)。
    [3] 参加薛具奎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均匀非平面有界量子等离子体中不稳定性与集体
      激发”(2010-2012,编号10975114)。
    [4] 参加薛具奎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混合超冷简并量子气体中集体行为和相变特征的研
      究”(2008-2010,编号10774120)。
    [5] 参与薛具奎教授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超流费米量子气体在外场中的动力学性质”(2010
      -2012,编号1010RJZA012)
  6.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与奖励
    [1] 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量子气体在复杂外场中动力学特性研究” 2012年获甘肃
      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共6人
    [2] 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冷量子气体在光晶格中输运特性研究” 2010年获甘肃
      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3,共6人
    [3] 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外场中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动力学特性研究” 2008年获甘
      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共3人
    [4] 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平面波及其稳定性研究” 2006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
      步一等奖,排名第3,共11人
    [5] 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介质物理中多种线性与非线性声波模及其稳定性问题
      研究” 2005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7,共43人
    [6] 参与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线性局域拟序结构的研究” 获2002-2003年度甘肃省高
      校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共7人
  7.发表论文目录
    [1] Zi-Fa Yu,Jian-Peng Wu,Peng-Cheng Wang,Jiao-Jiao Zhang,Rong-An Tang, Ju-Kui Xue,
      Collective excitations of superfluid Fermi gas in an anharmonic potential, Acta Physica Sinica 61, 010301
      (2012)
    [2] Rong-An Tang, Shujuan Liu, Hongwei Xiong, and Ju-Kui Xue, Quantum coherence establishment of Bose-
      Einstein condensates induced by random system dissipation, Journal of Physics B: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45 105302 (2012)
    [3] Rong-An Tang,Hao-Cai Li, and Ju-Kui Xue, Faraday instability and Faraday patterns in a superfluid
      Fermi gas. J. Phys. B: At. Mol. Opt. Phys. 44, 115303 (2011)
    [4] Bai-Xiao Dong,Rui-Han Liu,Lu-Liu,Rong-An Tang, Ju-Kui Xue,The ground state solutions of
      superfluid Fermi gas in optical lattices, Acta Physica Sinica 59, 56 (2010)
    [5] Rong-An Tang, Ya-Li Liu,Ju-Kui Xue,An extended active control for chaos synchronization,Physics
      Letters A 373, 1449-1454(2009)
    [6] Shi-Ling Tian, Rong-An Tang, Ju-Kui Xue,Waves in a bounded two component electron-dust plasma,
      Phys. Plasmas 15, 043703(2008)
    [7] Zhang Ai-Xia,Tian Shi-Ling, Tang Rong-An, Xue Ju-Kui, Tunnelling Dynamics of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in a Five-Well Trap,CHIN.PHYS.LETT,25, 3566(2008)
    [8] Wei Xiu-Fang,Tang Rong-An,Yong Wen-Mei,Xue Ju-Kui,Nonlinear Landau–Zener Tunnelling with
      Two and Three-Body Interactions,CHIN.PHYS.LETT,25, 1564(2008)
    [9] Rong-An Tang, Ju-Kui Xue, Chaotic synchronization by replacing nonlinear terms with signals, Chaos,
      Solitons &Fractals 28,228(2006)
    [10] Rong-An Tang, Ju-Kui Xue, Nonthermal electrons and warm ions effects on oblique modulation of ion-
      acoustic waves, Phys. Plasmas 11, 3939(2004)
    [11] Rong-An Tang, Ju-Kui Xue, Stability of oblique modulation of dust-acoustic waves in a warm dusty plasma
      with dust charge variation, Phys. Plasmas 10, 3800(2003)
    [12] Ju-Kui Xue, Rong-An Tang, Oblique modulation of ion-acoustic waves in a warm plasma, Physica Scripta
      67, 74(2003)
版权所有 @ 西北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研究所 《数学的智慧与乐趣》课题组 技术支持:蓝色麦田圈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971503 Email:linmaimai@nw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