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科研情况汇总


一、科研项目(限5项)

项目名称

经费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汉译佛经词语的佛教化和本土化演变研究

15万元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2011.07-2013.07

出土遣册辑校与名物词分类汇考

12万元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2010.06-2012.06

吐鲁番出土衣物疏证整理与研究

10万元

4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

2011.06-2013.06

基于语料库的楚简字义发展研究

7万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2011.12-2014.06

敦煌诗歌词汇综合研究

10万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2012.12-2014.12

二、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情况

团队科研水平在本学科中一直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主持多项省部级及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由于团队成员均来自教学科研一线,能够很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让学生真正接触学科前沿。

1)周玉秀教授主持的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注释研究,较深入地探讨了该教材注释中的一些不足,进行补充纠正,发表的研究成果被多次引用,得到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同;将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周玉秀、李华参与整理彭铎先生的《文言文校读》(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2010年修订版)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3)周玉秀、李华参与的“中文专业语言类核心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获西北师大教学优秀成果奖,有力地突出了古代汉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4)本团队成员以古代汉语为中心,将科研和教学密切结合,合理设置专业选修课。五年来,开设了音韵学基础、文字学基础、训诂学基础、文言文校读、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等系列选修课,成为古代汉语课的科学延伸和补充。

三、获奖
 

1.周玉秀:甘肃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专著);

2.周玉秀: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二等奖(2006年)——《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专著);

3.周玉秀:《词源》第三版修订人员聘书(2012年);

4.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聘书(2010年);

5.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人选续聘书(2014年);

6.田河: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二等奖(2010年)——古文字研究(论文);

7.杨同军: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语言接触和文化互动:汉译佛经词汇的生成与演变研究(专著);

8.杨同军: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一等奖(2012)——语言接触和文化互动:汉译佛经词汇的生成与演变研究(专著);

9.李华:甘肃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左传修辞研究;

10.李华: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2012)——《左传》修辞研究;

11.李华: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014)——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四、项目
1.周玉秀:2008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古代汉语精品课程;

2.周玉秀: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团队——古代汉语教学团队;

3.周玉秀: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参与式研讨课教学改革;

4.田河: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遣册辑校及名物词分类汇考》;

5.田河:2011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证书;

6.杨同军: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译佛经词语的佛教化和本土化演变研究》;

7.杨同军: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语言接触和文化互动:汉译佛经词汇的生成与演变研究》;

8.雷黎明: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楚简字义发展研究》。

三、著作、教材
 

1.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专著),中华书局,2005年;

2.周玉秀:《古代汉语》(参编教材),中华书局, 2006年;

3.李华、周玉秀:《文言文校读》(参与整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

4. 杨同军:《语言接触和文化互动:汉译佛经词汇的生成与演变研究》(专著),中华书局, 2011年;

5.田河:《简牍学教程》(参编教材),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

四、论文
 

1.周玉秀:《音韵学知识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作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5年第2期;

2.周玉秀:《诵读与古代汉语文选教学》,《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4年第3期;

3.周玉秀:《校读法在古代汉语文选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年第6 期;

4.周玉秀:《文言文词汇教学浅谈》,《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第2期;

5.周玉秀:《<周易>卦爻辞古歌的辑录原则及意义》,《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6期;

6.周玉秀:《<诗经>中的互文见义法》,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6期;

7.周玉秀:《上古文献引诗方式简论》,《人文研究》(韩国)第65卷,2012年8月;

8.周玉秀:《卦兆之辞曰“繇”之原因及相关问题探析》,《中国语文学》(韩国)第61辑,2012年12月;

9.周玉秀:《论上古文献中谚语格言的引用方式》,《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6期;

10.田河:《战国遣册文字补释四则》,《江汉考古》2011年第1期;

11.田河:《战国遣册文字释读五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

12.杨同军:《“五逆闻雷”考》,《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2期;

13.杨同军:《早期汉梵语言接触与汉译佛经的出现》,《西北师大学报》2011年第5期;

14.杨同军:《汉译佛经词语的佛教化和本土化演变例释》,《汉语史学报》第九辑,2010年8月;

15.杨同军:《佛教词语“五逆”与中土词语“忤逆”的相互转化》,《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七辑,2010年;

16.李华:《古籍校读法在“训诂学”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6期;

17.李华:《<左传> “成昏”非“结婚”考》,《辞书研究》2013年第1期;

18.李华:《<左传>校读记》,《宁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9.雷黎明:《试论古文字在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 2014年1期;

20.雷黎明:《楚竹书特见字义例举及其地位与价值刍议》,《语文研究》2014年第2期;

21.雷黎明:《基于语料库的楚竹书通假字量化研究》,《古汉语研究》2014年第4期;

22.雷黎明:《楚竹书方位词新见词义与先民的思维观念意识》,《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