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教学,而教学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因此本学科一直重视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在教学与研究工作实践中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承担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系列课程和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究。近年来,积极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大学进修或开展合作研究,使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水平有了可靠保障。具体培养措施有:
(1)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挥“内带”作用,发扬多年以来形成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即指定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帮助制定专攻方向、阅读书目、研究计划,并指导他们写教案、听课、评课、试讲。近年共指导青年助教三名,三人均已成为教学科研骨干,其中两人已晋升副教授,并被聘为研究生导师。同时实行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要求青年教师听课,向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异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和经验。
(2)积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汉语的国际影响力。近五年,先后有两位教师到土耳其法蒂尔大学进行汉语教学;2012年有两名老师分别赴苏丹和摩尔多瓦任孔子学院院长;一名教师师赴韩国岭南大学做国际教授一年。
(3)积极加强校际合作,发挥“外访”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到高水平大学攻读学位或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近五年,已经有7名青年教师从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完成博士学位攻读计划,1名正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名教师已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完成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研究工作,2名教师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青年教师的外出学习、交流都为本团队教学科研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4)加强与青年教师在教学上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定期的教学科研交流机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院青年教师论坛,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组织、教材建设、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建设等问题相互切磋,为青年教师提供不断学习、提高的机会,促使教学团队的整体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