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课程简介
《外国美术史》作为专业基础课,在中国各大美术院校与师范院校美术系科都是首批开设的基础课程。西北师范大学从1949年11月建立美术系以来就开设此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美术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外国美术史》课程主要对世界各重要地区和国家的美术从史前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的发展脉络作重点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美术遗存、美术流派、美术家及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研究其发展规律和它们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讲授和观摹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美术作品,影响、陶冶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及其丰富的想象能力,最终使其能够在前人丰厚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向来重视外国美术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在开设本科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又面向全校开设了公共跨系选修课《外国美术名作欣赏》,还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西方现当代美术》、《西方美术史研究》等课程。这样便形成了从普通大学生、美术专业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的多层次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本专业教师一直十分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积极倾听同学们对于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既可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又能够解决教学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既做到教学相长,又极大推动了教学与科研的进步。
2006年开始,美术学院在美术学硕士点下还设立了“美术史论方向”,现已有在读硕士生15人。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历年讲授《外国美术史》课程的教师有潘国彦教授、施文潮教授、文化教授、王玉芳教授、黄丽珉副教授、王尔义副教授等。目前本课程的师资其中一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美术史论专业,另外两位国内博士毕业后又在国外访学深造归来。任课教师都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多次国外考察的经历,其教学水平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属于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