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价->专家评价
专家评价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张君仁评价: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是教育部在全国设立的十一所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之一。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基础扎实、科研创作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歌曲写作基础》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先后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后备力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基本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主讲教师能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并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引进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不断更新授课方法。教师对理论知识系统全面地阐述和讲解,使学生们易于学习,易于理解,课程组的主讲教师曾分别获得多项省部级和学院教学成果奖,多次发表科研、教学研究论文,有的教师还在创作歌曲大赛中取得好的名次。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王朝刚评价: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歌曲写作基础》这门课程,不仅能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到歌曲写作的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的音乐想象力、理解力以及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它既能把在其它理论课中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本课当中,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并且运用作曲的基本规律和技巧创作出满意的音乐作品,这为学生将来从事音乐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丛铁军评价: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歌曲写作基础》课程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采取案例教学、作品分析、实际创作、野外采风等多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每学期学生创作的作品,都要在舞台展演,这使学生在歌曲写作技巧上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教师还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更明晰地向学生讲授诸如题材的选择、体裁的确立、曲式的构建、主题的写作及其发展,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使用等,使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和理解知识,创作出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作品。
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彭根发评价:
《歌曲写作基础》是音乐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课,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普适性。歌曲艺术篇幅短小,易于传播,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曾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搞好《歌曲写作基础》的教学,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民族民间音乐、声乐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李彦荣等老师开设的《歌曲写作基础》课,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使《歌曲写作基础》这样一门基础性的、普适性的课程提到了较高的理论层次,更好地发挥了音乐艺术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的社会功能。
歌曲艺术作为一种结构短小、形式简便、易于普及的艺术,而深受人们喜爱,在社会音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歌曲写作课是各师范类院校都要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不仅能够独立创作歌曲作品,还能系统地掌握歌曲写作中诸如体裁、曲式、形式、内容、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巧,对创作、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歌曲写作基础》课已开设多年,学科基础厚实。目前任教的几位教授在此方面都具有各自的教学成果,形成了完善的教学体系,他们所开设的歌曲创作课程内容广泛、教学方法多样。作为一门必修课,对于专业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知识的实践,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北师大教学督导委员会认为:
该课程教学管理规范,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修订与不断完善、充实教学内容。由于歌曲写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所以,在教学中他们更注意学生平时的创作能力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的答疑及作业批改方面,程序合理、内容完善。近几年,督导委员听课的总体印象较好,具备精品课程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