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已学的经济学知识基础上,深入透彻地掌握财政方面的专门知识,为培养专门的财经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教学要求是:系统全面地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运用财政基本知识分析研究实际财经问题的基本技能。

二、授课对象

经济管理类本科二年级学生,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学期(18周),3学时/周,共54学时,3学分。

三、教学安排

1、课堂教学:50学时以上。

2、课堂讨论:经常化、随时进行。

3、课外作业:3次,占总成绩30%左右。

    4、期末复习考试:4学时。占总成绩70%左右。

5、其他教学环节:财政、税务部门实际调研。

四、教学方法

1、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基础理论重点讲授。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财政概念

第二节  财政制度

第三节  混合经济

第四节  财政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财政职能

第一节  市场效率

第二节  市场失效

第三节  财政职能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第二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第四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第五章  经常性支出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第二节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第三节  社会保险支出

第六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第三节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

  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财政补贴

  第二节  税收支出

第八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及非税收入

第九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

第十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

  第三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税收制度及其历史演变

  第二节  税制改革理论简介

  第三节  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和税制改革

第十二章  我国现行税制

  第一节  商品课税

  第二节  所得课税

  第三节  资源税与财产税

第十三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一节  国债原理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第三节  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分析

  第四节  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第五节  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第十四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第二节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五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第一节  国际税收

  第二节  关税

  第三节  出口退税

  第四节  外债

  第五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

六、参考书目

陈共《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张馨、陈工、雷根强《财政学》 ,科学出版社,2006

邓子基《财政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扬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储敏伟、杨君昌《财政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郭庆旺《公共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哈维·S·罗森《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冯曦明《财政学》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