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式过马路

日期:2015-04-12  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精品课程 阅读:14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的讨论。北京市公安局2012126日宣布,从即日起至20133月份,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交通、治安、环境三大秩序突出问题集中管理整治专项工作,不仅仅是针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

 中国式过马路,形象的说,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201210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网友纷纷跟帖太形象了同感在济南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国人在时间观念上一向遭人诟病,往往八点开会九点到,晚不了十点听报告,但奇特的是在过马路上却又有着异于寻常的时间观,也算得上另一种国粹了。

中国式过马路,这种晾晒让人感到脸红,因为谁都不是旁观者。

我们在文化心理上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立了规矩却不严格按照规矩来执行,这也使得不违法、小违规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大环境中,人们很多时候不太守规矩。中国式过马路就折射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守规矩方式。国民素质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嗜待提高。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说,利用多方社会力量强化社会纪律教育,教育与管理要相符相承、相互配合。让社会形成遵守信号灯的礼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行政管理部门来说,一系列严管措施的出台,可以看得出是在想些办法,努力把我们的道路安全打理得更安全、通畅。但对人们的行为习惯,既要用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同时缺少不了道德的教化,以及一些及时的警示。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犯一次大错之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那样,不但路上会乱成一窝粥,更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甚至会制造出许多悲剧来。行政管理者,当守土有责,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