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及定位
2019年度软件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课程简介及定位】
    课程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学活动包括线上线下两类,线上教学具有开放性特点,线下教学能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问、探索和自主学习。教学参与者有企业软件工程师、其他院校软件工程课程师生,而非仅仅是本校学生与教师;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知识博客、开源软件等,而非仅仅是教材、教师积累的知识库和案例;基于互联网技术社区和社交即时通讯APP实施学习协作,而非仅仅是老师和学生之间面对面交互和现场答疑;综合运用开源软件项目托管平台、文档协同工具、轻量级原型开发工具作为实践教学辅助工具,而非仅仅是传统的软件开发工具。
    课程重视软件开发能力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强调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用以“教”为“学”,“师”为“导”,“考”为“改”的理念变革实践教学。师生关系类似运动员与教练之间的关系,老师的职责是布置任务、跟踪训练、考评结果、指出问题、提出意见,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在技术和方法上起到指导和引导作用。
    课程强调教学过程管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根据学生个体专业能力、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与建议,探索“评改迭代”的学习性考核方法,以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引导作用。教学中,教师/助教通过不断观测学生作业情况,针对性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经过三年教学实践探索,课程形成了互联网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协同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活动运行机制,为推动软件类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贡献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软件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案例、积累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