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措施
(1)“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坚持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以“新社工”专业建设为导向,凝练出“12345”人才培养新思路,围绕“一个目标”(培养“新社工”人才),协同“两个体系”(以师为主和以生为主教育教学体系),坚持“三个导向”(职业导向、服务导向和创新导向)、推进“四个结合”(国际结合、校际结合、校地结合、线下线上结合),培养“五种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服务社会能力)。
(2)“产学研”结合一流人才培养平台搭建。本专业依托学院现有民政部和全国妇联2个国家级研究基地,4个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5个校内科研机构,2个高校/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机构,2个本专业教师领办社工机构,28个省内外专业实习基地,为师生共同搭建了完善的科学研究中心、实务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基地。
(3)高水平一流教学科研团队打造。围绕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打造出了1个“社会学省级重点学科”,“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工作概论”、“社区工作”3个校级教学团队,“西北综合调查”、“西北城乡社区治理”2个研究团队,社会工作理论、政策、实务、研究4个核心课程群。
(4)全员参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着力打造《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福利思想》、《领导科学与艺术》等6门“金课”的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参与式研讨等新的教学法,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模拟性实验和创新创业实践,全面提升理论教学的实效和实践教学的实操,确保教与学的质量。